《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解读

发布时间:2017-05-19 08:39浏览数:4793评论数:0 收藏

2013年教育部提出研制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来规范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指示高等学校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制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新一届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成立之后立即启动《教学指南》研制。在近两年时间内,项目组在对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开展了《教学指南》研制工作,数易其稿(王守仁,2016:2)。

王守仁  教授 专家简介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内容要点如下:

1. 课程价值

    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相比,《教学指南》增加了“前言”,说明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以回应对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质疑。《教学指南》首先从国家战略需求层面强调英语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和使用英语,可以直接了解国外前沿的科技进展、管理经验和思想理念,学习和了解世界优秀的文化和文明,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国家语言实力,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与各国人民的广泛交往,提升国家软实力。

《教学指南》接着从学生需求出发,阐述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作用和意义:

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要求我们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优质外语教育。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迎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

2.教学目标

《课程要求》确定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针对当时中国学生听说能力较弱的状况,《课程要求》强调加强听说教学。《教学指南》从实际出发,对《课程要求》中的教学目标作了一定修改: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教学指南》放弃了对听说能力的特别要求,这主要出于两个客观原因:首先,经过多年努力,重视听说教学的理念已被高校师生广泛接受,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动;其次,基础教育十年课程改革初见成效,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提高。在《课程要求》的目标中,学生的现实需要是缺位的,因而《教学指南》删除了“今后”,代之以“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符合实际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课程要求》中“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的提法比较空泛,指向不确定的未来,而《教学指南》则将需求落实到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4个领域。《教学指南》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在一定语域中使用语言的能力,基于语域的英语应用能力概念将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合二为一,避免了两者的分离。

3. 课程体系


《教学指南》既传承《课程要求》,保持校本特色的大方向不变,又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由此形成相应的三大类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

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遵循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对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三类课程,《教学指南》以单独小节的形式论述课程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以专门用途英语为例,《教学指南》首次对其内涵、特点、级别、教学安排等进行说明: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具体包括学术英语(通用学术英语、专门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两类课程。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学习学科知识过程中遇到的语言问题,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教学重点。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凸显大学英语的工具性特征。各高校应以需求分析为基础,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生需要开设体现学校特色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供学生选择,也可在通用英语课程中融入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的内容。

4. 教学评价

《教学指南》继承了《课程要求》的评价理念,但内容更为丰富、具体、明确。具体而言,《教学指南》将“评估体系”细化为两个评价体系,即课程评价体系和英语能力测评体系。大学英语课程评价涵盖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是“校本评价与其他多样化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其任务是:

依据本指南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对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开展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有效地为课程和教学提供反馈信息,推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大学英语课程综合评价体系的指标包括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评价与测试、教学管理、教师发展等。

大学生英语能力测评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共同基础测试与其他多样化测试相结合”的综合测试体系:

根据本指南确定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采用校本考试、校际或地区联考、全国统考等多种方式,全面检测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发挥测试对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提供诊断和反馈信息,促进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

评价与测试体系能够帮助教师系统采集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以及大学生英语能力等相关信息,通过多维度的综合分析,判断大学英语课程和大学生英语能力是否达到规定的目标,并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与管理提供有效反馈,推动大学英语课程不断改革和发展,实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总体目标。

在构建课程评价体系和英语能力测评体系过程中,《教学指南》提出要妥善处理好几对关系:课程评价要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与手段,处理好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实现从传统的“对课程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促进课程发展的形成性评价”转变;英语能力测评要处理好共同基础测试与校内测试、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测试与单项语言技能测试、通用英语测试与学术英语测试之间的关系,实现从传统的“对学习的测试”向“促进学习的测试”转变。

《课程要求》没有具体描述教师关心的全国性统测,只是简略提及“全国统一考试”。《教学指南》对共同基础测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

大学生英语能力共同基础测试由专业考试机构统一设计、开发和实施,对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进行科学、准确的测量。共同基础测试考核的能力要求与本指南相应级别的教学目标衔接;考试结果反映的学生英语能力与我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自主选择参加相应等级的测试。在测试形式上,应建设大学英语试题库,并推广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测试。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指南》首次设立单独小节对教学方法进行界定和说明: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式、办法与途径,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与统一。教学方法关注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更关注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

教学方法具有相对性、针对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教学指南》指出: “大学英语教学应遵循外语学习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运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要体现灵活性与适应性,目的是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按照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学生的学习本质上就是基于自身知识经验主动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建构表征了高质量的课堂学习和教学状态。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Tyler(2014:223)强调,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组织有效教学。反观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分离,课堂教学没有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缺少互动,没有真正做到有效教学。《教学指南》强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主动学习环境与条件,“使教学过程实现由关注‘教的目的’向关注‘学的需要’转变,形成以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常态”。


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为特征,十分重视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指南》充分肯定十年教改的成绩,坚持改革的理念和方向:“大学英语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继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经济模式等,促使知识学习、获得、产生的方式发生变化,给高等教育带来冲击、挑战和机遇。《教学指南》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融入并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元素: “鼓励教师建设和使用微课、慕课,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改造和拓展教学内容,实施基于课堂和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当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手段现代化,应把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放在首位。因此,《教学指南》特别提出:“教师在科学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还要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

6. 教师发展

《教学指南》增设“教师发展”部分,强调教师发展需要学校和院系的支持与政策保障:

学校和院系是教师发展的主要平台,要加强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采取各种形式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发展。各高校要重视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水准和教学技能,优化教师队伍年龄、性别、职称与学历结构,从整体上增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实力和竞争力。

教师发展的成效也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追求和努力。《教学指南》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三个主动适应”的要求,即“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主动适应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新要求,主动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具体涵盖学科专业理论和知识、课程建设的意识、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意识、教学改革的意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等要素。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观念,增强学术研究能力,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把不断学习和主动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作为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做到教学相长、教研相长,在学校和同事的支持与激励下实现团队的共同发展和个人的自我价值。

7. 小结

    总之,《教学指南》具有以下特点:(1)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立足国情,体现多样化、个性化,充分考虑层次、区域不平衡,提供多种选择;(2)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特点,强调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3)重视体系建设,提出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大学英语课程综合评价体系、英语能力测评体系的思路;(4)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融合,促使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实现有效教学;(5)对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较为具体、可操作的要求,方便各高校参照执行。

 

内容摘选自:

王守仁,2016,《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外语界》 (3): 2-10。

顶票:1; 踩票:0    

贾国栋  教授 专家简介

《教学指南》的创新性如下:

1. 《指南》强调对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成为“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定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进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开展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依据”。《指南》作为国家级教学指导纲要从宏观上规范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和教师发展,这就为各高校指明了下一阶段教学的方向。

2. 《指南》提出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定位应能“服务于学校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这是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之后首次提出三个层次的服务目标,体现出《指南》更加注重全国不同学校的差异性、各学校中不同院系的差异性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3. 《指南》提出构建大学英语课程综合评价体系的建设思路。这种评价体系的目标是力图建立起一个各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自主评价体系和其他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体系。

4. 《指南》提出教学手段要不断创新的理念,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原则,特别提出要发挥最新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教师建设和使用慕课、微课,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改造和拓展教学内容,实施基于课堂、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全新的移动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并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计和构建移动英语学习平台,凸显现代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移动性、随时性等特点”。

5. 《指南》专门增加了“教师发展”一节,重点关注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其中强调各高校“要加强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采取各种形式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发展”。

6. 《指南》不再带任何附录,即取消了原《要求》的附录1“基于课堂与计算机的教学模式图”、附录2“学生自评互评表”和附录3“词汇表”。这在很大程度上为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目标和条件自主设定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

 

内容摘选自:

贾国栋,2015,继承改革成果与构建创新发展——学习《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国外语》(4): 4-9。

顶票:0; 踩票:0    

发表您的观点 共有0人发表了0条评论及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