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17-11-07 16:34浏览数:2485评论数:0 收藏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如何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正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先生所分析的,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在各个领域的积极推进,众多的中国企业在其沿线国家纷纷落地,必然急需大量通晓当地语言、了解当地政治经济状况、熟知当地风俗民情的人才。“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由于这一合作倡议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还将不断有国家和地区参与进来,而通晓相关小语种的人才却是奇缺的,可以说是遭遇“小语种危机”。有鉴于此,必须认识到,小语种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很重(瞿振元 2015)。

苏莹莹  副教授 专家简介

“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国目前开设外语语种最多的高校。学校秉持优良的外语教育教学传统,长期开展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北外主动将学校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持续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语种建设和复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实施与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如何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正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先生所分析的,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在各个领域的积极推进,众多的中国企业在其沿线国家纷纷落地,必然急需大量通晓当地语言、了解当地政治经济状况、熟知当地风俗民情的人才。“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由于这一合作倡议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还将不断有国家和地区参与进来,而通晓相关小语种的人才却是奇缺的,可以说是遭遇“小语种危机”。有鉴于此,必须认识到,小语种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很重(瞿振元 2015)。

配合国家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做好非通用语种的专业布局

在2014年底,教育部召开了“全国留学工作会议”。随后,《2015—2017年留学工作行动计划》印制下发。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这个文件明确提出了培养国家战略和重点行业发展急需人才的首要任务,“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最先被列入将进行重点培养的5类人才。这充分说明教育主管部门已清楚认识到非通用语种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巨大缺口。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性,其沿线所覆盖的国家范围尚无明确划分。在目前已明确划入“一带一路”范畴的60多个国家中,有54个国家的官方用语,北外已经开设。剩下的10余个国家里,唯一一个没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不丹。除了不丹,北外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全部开齐其余的沿线国家的官方用语。此外,目前与我国建交的175个国家的官方用语中,北外没有开设的非通用语种有19个。到2020年,我们计划开齐这些语种专业,使北外的外语专业达到100种,涵盖世界主要地区区域的语言。

2 进一步改革完善非通用语种专业复语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多年来,北外在复语型、复合型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认为,在新的发展大战略下,北外应努力为国家输送复语型、复合型高层次国际化非通用语种人才。这一“复语型、复合型高层次国际化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非通用语种专业听、说、读、写、译基本功扎实,了解语言对象国及其所处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国情概况,同时熟练掌握英语,具备国际政治、对外贸易、国际金融、涉外法律、新闻传媒、旅游会展以及管理等某一学科领域相关辅修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兼具国际视野与民族情怀,具有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能直接参与国际事务及国际竞争,在外交、外贸、外宣、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应该说,这一目标定位对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多语言能力、语言与专业的复合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思辨等可迁移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实现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战略升级,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努力。

2.1 将语种建设与国别区域研究相结合

近年来,北外将语种建设同国别区域研究相结合,探索语种增设与科学研究、人才储备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我们希望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既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又具备深入开展对象国及其所属区域相关研究的水平和能力。

北外于近年来成立了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全球史研究院、世界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并获批成立了教育部国别和区域培育基地中东欧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加上我校原已成立的中日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丝绸之路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等,目前校内共有40 余家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意义深远。北外将紧紧把握历史机遇,着力打造具有语种特色和专业优势的国际化研究团队,努力建设一批覆盖重点区域国家、彰显学术特色的高端研究机构,不断推出具有北外风格和气派的研究成果,全覆盖于已建交国家官方语言,早日实现区域与国别研究全覆盖的学科布局。从而使科研发展与学科建设真正助力于高质量外语人才的培养。

2.2 进一步推进“通用语+非通用语”复语型人才培养工作

近年来,北外积极探索“非通用语+通用语”或“通用语+非通用语”的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我国非通用语种专业复语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往往是以非通用语种为主,复合通用语为辅。然而,近两年新建的部分非通用语种专业虽属于某一国家的官方用语,但其语言使用面比较窄,需求量小,而在该国或该地区所通行的通用语的使用程度却很高,应该说,这些语言尚不具备单独开设专业的条件。针对这些语种,出于招生、培养及就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北外采取了“通用语+非通用语”的建设模式。在培养过程中,我们既加大了通用语种学习的比重, 也没有放松对非通用语种的学习,使所培养的学生既能以通用语种在对象国政府机关、文教领域或上层社会进行通畅的交流,又能以非通用语种深入了解对象国社会各阶层的国情文化,使其真正成为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水平外语人才。

此外,针对非常“小众”的非通用语种,考虑到这些语种涉及的对象国或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或文化语言体系混乱,有些甚至处于战乱之中,属于世界高风险国家之列,学校认为这些语种专业在开设之后的首要任务是教授相关语言课程,培养掌握这些语言的储备人才,暂不进行成班建制的招生。我们在全校通选课中设置了“第三外语”选修课,将部分新增非通用语种专业纳入其中,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并优先向相同语系或相邻国家语种学生开放,以便于语言的掌握及区域研究的开展。

2.3 强化非通用语种复合型人才培养

而针对“非通用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除了近两年在全校辅修、双学位的修读方向上增加了“新闻传播”方向之外,我校亚非学院还从2015年开始进行“朝鲜语(国际商务方向)”试点班的培养。这一试点改革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充分利用学校不同学科的办学优势,将语言技能与学科知识的培养深度融合,建设创新型本科专业。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2015级、2016级“朝鲜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的高考统招录取分数线在全校非通用语专业中遥遥领先。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培养效果显著。亚非学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计划将此培养模式向其他外语专业拓展,以期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外语专业与非外语专业的深入融合。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也进行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满足社会对既熟练掌握欧洲非通用语,同时又掌握欧洲各国法律基本知识的人才的迫切需求,2016年9月,北外欧语学院与法学院启动了“欧洲非通用语法学特色班”项目。该项目依托北外法学院的师资力量,吸收国内从事欧盟法研究的专家及对象国的法学专家,面向欧语学院各非通用语种专业学生开设5个学期的、有很强针对性的法学课程,力求培养出一批既熟练掌握对象国语言,又具有基本的欧洲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该项目所涉及语种于“十三五”期间将涵盖中东欧16国,包括波兰、捷克、阿尔巴尼亚、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黑山、马其顿、波黑、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

2.4 借助世界优秀的教学资源,加强中外联合培养

近几年,在以中外联合培养方式进行非通用语种专业学生及师资培养方面,北外开拓思路, 大胆创新,除了将师生派往语言对象国,还积极寻找途径,将师生派往西方一些在外语教学领域极富经验或在东方学研究领域具有深厚学科积淀的高等学府进行学习。此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得益于我校近年来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卓有成效的开展。

截至2016年,北外已与世界上78个国家和地区的292所高校和学术机构签订了422份校际交流协议,特别是与一些在世界外语教学领域处于领军地位的国外著名院校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如德国哥廷根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等等。我们把部分国内首开,且在中国本土难于找到合适师资的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学生在学期间送往这些学校进行培养,以国际上最优秀的非通用语教学资源助力我们的人才培养(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本文选自《中国外语教育》(季刊)第10卷第2期(2017年5月)“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3-7),点击链接http://www.celea.org.cn/fleic.asp)并登录网站可阅读全文。

顶票:0; 踩票:0    

董希骁  副教授 专家简介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欧洲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刍议

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校开设的欧洲非通用语本科专业包括28个语种,布点总数113个,加上英、法、德、西四个通用语种,已实现了对欧盟国家官方语言的全覆盖。有些语种与已开设的语种极为相似,或不是对象国的唯一官方语言,因此尚未作为本科专业开设。可以说,我国高校已经具备了讲授所有欧洲国家官方语言的基本条件。

任何一个学科的规划都离不开对目的的论证、对手段的完善和对结果的评估。欧洲非通用语种亦不例外,结合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相关专业的具体特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1 科学论证,明确专业建设目的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我国的欧洲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历来具有“精准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的传统。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激发的相关语种人才需求,不仅需要热情的回应,更需要科学严谨的分析和论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欧洲语种配置在我国高校中已趋完备,应逐步摒弃数量至上的粗放型发展理念,不再笼统地将“国家战略需要”作为增设语种和布点的依据,而应对人才需求加以细分,并据此确定培养规模和模式。

我国对欧洲非通用语种人才的需求可分为象征性需求和实际需求两大类,后者又可以细分为长期需求和短期需求。象征性需求通常是为了与对象国平等交往,更多地体现对其国际行为体和主权的尊重。例如2005年,出于对有关国家实际变化的考虑,北外对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专业进行了必要的拆分(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前者用西里尔字母书写,后者用拉丁字母书写)。长期需求主要来自于我国在对象国设有常驻机构的部门(如外交部、商务部、新华社等),以及一些与对象国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短期需求则来自于一些不定期交流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例如近年来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了多项涉及铁路、公路、电力等方面的投资协议。能否衍生出长期合作关系,取决于这些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

笔者认为,我国的欧洲非通用语种本科专业规划应着眼于长期需求。对于象征性需求,可通过调整专业名称(如通过设立“西巴尔干研究”或“中南斯拉夫语支语言”专业来满足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等国对本国官方语言进入中国高校的诉求)、调配教学资源(相近语种教师调剂使用)、丰富选修课型等做法予以满足。这样既可以整合有限的师资力量,又便于培养复语型人才,还有助于开展区域研究。在短期需求层面,普遍存在相关单位“只想用人不愿留人”的情况。因此,需要在人才蓄积能力较强的部门加强储备,完善人才流通机制,提高人才使用效率。

2 强化师资,重视高校人才储备

戴曼纯(2012)、张天伟(2015)、张治国(2011)等学者建议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确立我国的“关键语言”。关键语言的入选语种会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呈动态发展趋势,因此人才培养一般采用精英教育模式,突出“少”而“精”,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侧重培养高端语言、文化和区域研究人才(张天伟 2015)。目前,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已成必然趋势,不宜沿用刚性手段来规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而应制定相应的准入标准和评估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则应成为重要的考核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9月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高校教师不但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还应成为满足上述要求的人才,直接为国家战略需要服务。因此,非通用语种师资配备不能单纯参照“生师比”,按招生规模和课时量来衡量,还要兼顾高校作为外语资源储备库和国别区域研究智库的职能。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就制定了大量资助高校外语教育的政策,促使高校逐步成为国家语言资源和人才的储备库(龚献静 2012)。同一时期起步的我国欧洲非通用语种学科在人才储备和流通方面也有过成功经验。例如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不同单位间人员流动的“旋转门”机制就已具备了雏形,很多外交官进入高校任教,教师被临时借调到对象国使领馆工作亦是常事(董希骁 2016)。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更应加强师资储备,履行高等院校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

具备相关语种研究生培养能力的院校还应注重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为本校和兄弟院校提供高水平师资来源。只有让更多院校拥有兼具教学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的师资队伍,方能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拓展学术交流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 跟踪调研,了解长期供需走向

目前我国对欧洲非通用语种人才资源的管理还十分薄弱,仅对毕业生就业情况有所统计。由于相关语种在我国的使用范围有限,学生毕业后如无法找到对口工作,语言能力可能迅速磨蚀,导致人才培养规模与储备规模相去甚远。因此,有必要对相关语种人才的分布进行跟踪调研。

2012年,文秋芳教授带领的团队开始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动态数据库”的建设,旨在有效调用国家的外语人才资源,及时、恰当地规划我国外语人才资源的开发。项目第一批数据库将重点建设高校师生库:含外语专业教师,外语专业学生,外语水平较高的其他专业教师、拔尖人才等数据(《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2013)。鉴于欧洲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规模相对较小,随着项目的推进,可在相关高校校友工作部门的协助下,逐渐将毕业生职业变化情况也纳入动态统计范围。这样做有助于实时掌握人才供需变化,并加强人才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了解影响供需关系的深层次原因,为制定外语教育中长期规划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我国的欧洲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经历了60余年的波澜起伏,现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后发展的重点应从“做大”向“做细”“做强”转移。应基于对以往经验的回顾和对现状的分析,更为客观理性地认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相关语种人才的需求,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的同时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秉承以人为本、对学生负责的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选自《中国外语教育》(季刊)第10卷第2期(2017年5月)“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欧洲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刍议”(8-15),点击链接http://www.celea.org.cn/fleic.asp并登录可阅读全文。

顶票:0; 踩票:0    

发表您的观点 共有0人发表了0条评论及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