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估与重读

发布时间:2017-12-13 09:12浏览数:2656评论数:0 收藏

提及经典,我们可能会想到以下关键词:世界性、普适性、普世性、永恒性、超越性等。马克·吐温说,“经典就是人人都希望读过,但人人又都不愿去读的东西。”为何希望读过,因为经典充满着审美光芒、认知力量和智慧,展现着人类共有的本性或追求。为何不愿去读,试想也有很多原因。但究竟何谓经典?谁在构建经典?为何要重估经典、重读经典?经典对于当今教育有何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本期“热点聚焦”精心汇编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三位专家对于“经典重估与重读”这一话题的多视角探讨。他们或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探讨经典重估的重要意义,或从经典的形成和价值方面给予解答,或从学术发展的角度对文科博士生提出要求,希望这些不同角度的解读能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在还原经典、重估经典、重读经典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个人的印迹。

陈众议   专家简介

经典重估是时代的需要

经典重估既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文学发展的规律使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文化支撑,因而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典谱系,以便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筑牢国家意识,培植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正因为如此,对西方送来的经典谱系,我们理应有肯定的否定和否定的肯定,而非照单全收。

文学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世道人心最深刻、最具体的表征,也是民族文化最坚韧、最稳定的基石。这是因为文学是加法,一方面不因时代变迁而轻易浸没,另一方面又不断翻新和升沉。尤其是文学经典,无不为我们接近和了解古今世界提供鲜活的画面与情境,同时也首先成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乃至个人心性的褒奖对象。因此,走进经典永远是了解此时此地、彼时彼地世道人心的最佳途径亲近文学经典,即沾溉了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的人类和民族心脉。但同时,它也必然面临大到时代社会、小至个人好恶的取舍

作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者,我们的抱负建立在5000年中华文明的基础之上,我们的工作首先是为了强健和发展文化母体的拿来。中华文明隆古至今,延绵不断、生生不息,也正是因为中华文化有恒有易,具通古今之变化,有纳百川之气度。无论有过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祖祖辈辈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甚至浴血重生、浴火重生。而今,我们比19世纪以来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伟大复兴,也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震古烁今的强国之梦。但是,近代以降西强我弱,惯性使然,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依然盛行,它们严重影响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而文化自信无疑是民族认同感、凝聚力的基石,也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拿毛泽东思想来说,它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化合。毛泽东青年时期求学岳麓山,而高悬于斯的朱熹匾正是“实事求是”四个字。换一个角度看,不论少数政客如何聒噪、政治经济如何变化,只要中文还在、建立在中文基础上的经典或经史子集还在,台湾和大陆同胞比血更浓的认同感和亲聚力就不会消失。

文化自信当然不是我们曾经一度的故步自封,而是海纳百川、为我所用的优秀中国传统、中国风范一切传承和借鉴终究是为了强健和发展文化母体的拿来,并再以其所孕育和托举的中国创造、中国道义惠及全世界、全人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的扩展,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前所未有。这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建设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发展的契机,但同时也冲击、消解着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如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利驱弊、进退中绳地处理多元和核心的关系,既是历史对我辈国人的考验,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败得失。

  过去,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让无数热血青年放弃优越的生活,奔赴延安,奔赴抗日战场。如今,我们需要无数部中外经典将孩子从僵尸鬼魂和大话、戏说、恶搞、穿越等“二次元审美”中唤回。这虽非易事,然不能不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不容易,也不可谓不激烈;新民主主义革命更是如此,但实践证明它们是成功的。同样,文艺复兴运动是近代西方的一场革命,浪漫主义思潮亦然。前者凭借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和新柏拉图主义,拥抱喜剧,颠覆神学;后者对悲剧和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青睐再一次改变了文学的发展向度,于是酒神精神被颠覆,莎士比亚悲剧和塞万提斯被定于一尊。而今,我们面前的绝对的相对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归根结底是去民族化和去意识形态化的文化虚无主义。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世界主义。然而,没有国家强盛,譬如想想百年前的我国和今日叙利亚,何谈世界主义?!

总之,每一次时代的变迁必然伴随着经典重估,反之亦然。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亟待我们提供与之相匹配的经典谱系,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

 

本文原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感谢陈众议教授授权发布。

顶票:0; 踩票:0    

郭英剑   专家简介

坚信文学经典的价值,再谈“国民教育”

1.文学教师对经典形成担有责任

第一,经典是如何形成的?当我们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在问:经典是谁规定出来的?

一般认为,经典是文化积淀的结果,是历史自然淘汰的结果。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经典的形成与文学评论、文学史写作、教材选编、书目推荐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这其中,容易被人所忽视的因素就是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其中主要是指文学教师。他们对于一些文学经典的形成或者形成过程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文学教师所写作的文学史,为学生所编选的英美文学教材,所推荐的阅读书目,所讲解的名篇甚至名句,都是一种经典传播的过程。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中国学者也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即把中国学者对英美文学的一种理解与认识,带入到英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之中,将我们的理解与认识,带入到经典形成的过程中。  

可见,对于教师个人而言,选择讲解哪一位作家,这看似是一种微不足道的甚至不为人知的行为,但很可能因为这样的行为,而使学生对这位作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那实际上就是改变了世界文学经典的版图。虽说这很可能是一个非常非常微小的改变,但这毕竟是一种改变。因此,作为大学的文学教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并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这样的问题。换句话说,文学经典的形成,文学教师有责任

 

2.坚信文学经典的价值

第二,谁在重估?为什么要重估?重估的新标准是什么?重估的结果是什么?

谁在重估?当然是文学研究者以及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读者。那么,为什么要重估?正如很多学者所指出的,这是时代的需要。但为什么时代会有这种需要?这也需要追问。重估的标准又是什么?一般来说,看重重估主要是看重重估的结果重估的结果与原来我们所认为的有所不同,才是人们所更加看重的。那么,在今天,我们期待着什么样的与众不同的重估结果呢?

  在我看来,文学经典重估,涉及的是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当代社会,实用主义盛行,这对经典阅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通常意义上的经典阅读,大多是文史哲与艺术等领域的。这样一类经典作品就是我们在高等教育里所说的人文学科的内容,而人文学科是与人文教育紧密相连的。由于实用主义的冲击,人们对高等教育或者说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当中的人文学科同样提出了质疑,问题直指“人文学科有用还是没有用”的问题。

  哈佛大学从2015年以来,就一直在审视和反思自2007年提出、2009年正式实施的通识教育,其中有质疑、有批评、有建议。但在这一过程中,哈佛始终坚持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邀请了校内外不少名家到校现身说法,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探讨人文教育之于大学教育的重要性。2016年2月12日,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哈佛大学1985届本科毕业生柯南·奥布莱恩应邀回到母校作演讲。他很严肃地表达了个人观点:大学教育,不应该过多考虑未来的工作问题。大学时代,是要让自己尽可能多地获取迷惘经验的时候,要想方设法去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准未来的道路通向何方。在他看来,这才是大学之所在。2016年3月24日,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应邀访问美国陆军学院——西点军校,福斯特强调指出,人文教育在高效率的领导力中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价值。即便是在哈佛大学,在美国这个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始终强调人文教育——即接受经典教育——也是常态。为此,我们今天在谈经典重估,其实是要强调,在实用主义的今天,要努力改变阅读的现状,提高经典阅读对于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国民教育的重要性

 

3.文学经典对国民教育的影响

第三,为什么是“国民教育”,而不是“公民教育”?这两者有何区别?

对于“国民教育”,有专家的阐释是指基础教育。这没有错。但我想单独谈谈“国民”,所谓国民就是“全国民众”,或者“取得一国国籍的人,即国民”。用英语来表示,就是national citizen。现在英语国家中,大家更强调的是“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也有不同的表述:Civic education;Citizenship education;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其有广义的定义,也有狭义的定义。美国斯坦福大学对此的解释是: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来说,所谓“公民教育”是指所有能够影响人们的信仰、责任感、能力以及水平,从而使他们能够成为社会一员或者未来社会一员的教育过程。公民教育不必非要有意为之,或者有目的地来进行;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完全有可能在没有任何意图的情况下,传递价值观念和社会准则。  

其实,就长远来说,通过文学教育,我们一定希望并且明白无误地要通过文学文本传递种种诸如真诚向善、爱国爱民等正确的价值观。而且,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无论是国民教育,还是公民教育,我们所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应该是长远的

综上所述,文学经典在当今世界的价值重估,其实最主要的是体现在,要真正应对当今实用主义的冲击,要高度重视人文学科与人文教育的价值。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学者和读者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原刊载于《社会科学报》,感谢郭英剑教授授权发布,本文作了部分删减。

顶票:0; 踩票:0    

杨晓荣   专家简介

关于文科博士生读经典的几个问题

想谈谈《关于文科博士生读经典的几个问题》这个题目主要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我国前几十年的社会动荡形成了不可忽略的教育断层,使得至少两三代人缺乏比较完整的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这对人文学科的发展来说成为一种先天不足。

其二,由第一点引发,后来社会教育中普遍出现“急补”心理,与其他因素结合,又形成了大众阅读的浅表化、碎片化风气,对高校文科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其三,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功利化、实用化倾向,直接影响了学术阅读视野的深度和广度,这一点和上面的第二点共同形成一种后天失调状态。

其四,近几十年文科新理论迭出(包括旧理论的引进或复兴)在髙校学术研究和研究生教学中引发了某种焦虑感,进而加剧了上述各种风气所形成的浮躁心态。

经典阅读不足带来的问题其实已经引起很多关注。我国高校博士生教育这一块不啻为学术正规军的培养基地,为学术本身和学术个人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计,重视读经典显然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内在需求。

 

1. 经典是什么意思

可称为经典的作品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权威性: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公认必读,共识度高。

2) 持久性:已经获得历史承认,经久不衰。

3) 典范性:“典范”的基本含义是可以视为样板或代表,这里补充了一些意思指:

(1) 始发性即普遍认为是某一范式的起源(有时不一定是第一个提出,但应是最早确立这一范式地位的作品)

(2) 启发性:开启了新的思路,或者引发了后续多种变异甚至新的范式

(3) 代表性:可以体现某一方面的最高水平。

(4) 精华性:具体含义包括a.内容无论简繁,皆属必要;b.具备很强的理解和发展潜力,或者说具备丰富的理解空间和理论生长点,经读,耐寻味;c.数量不多(很难想象同类作品中半数以上是经典);d.涉及伦理含义的作品,经典应具备积极意义。最后这一点需要做些解释。人文学科往往包含明确的伦理意义或者伦理导向,因为它的关注集中于“人”: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

说到底,学术是为人类共同利益服务的,人文学科的这个特点更加不能忽视。只要是学术,学理探究就非常重要,而学理探究需要尽量排除来自主观因素的干扰,即便如此,也不能排除人类共同利益的观照,哪怕这种观照只是在一旁观察监督。实际上,每个时代、每种文化对何为经典都有自己的伦理标准,我们依其而行即可,只是要具备这种意识。

2. 为什么要读经典

1) 首先必须明确,读经典是“软任务”,意在长远,所以需要一份“闲心”。也就是说,必有非功利的出发点才读得下去。豁不出去一点时间,死不了拿经典博名利的心,就不要读了。

2) 读经典的终极目的是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或人文修养,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从这个过程中发现乐趣:思考的乐趣,懂得的乐趣,专业的乐趣。对人文学科的学人来说,这种专业乐趣最终会归结到对人和社会的理解,而经典作品中充满了这方面的真知灼见。和非人文学科阅读及一般的社会阅读相比,这是我们从事人文学科研究者傲人的优势,因为我们的专业和人生、和生活完全可以融为一体。

3) 有雄厚的经典阅读基础,可以清晰地“认出”各种思想、理论、方法等等的来源,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这些思想、理论、方法的来龙去脉,进而豁然开朗。

4) 经典阅读可以积累思想资源,增强研究后劲。熟读经典同时善于思考,特别是善于在理论和问题、思想和现实之间游走贯通,可以激活研究者的创新能力。

5) 读经典的一个“副产品”是,可以有效地提升分辨能力,增强对各种文化忽悠和学术忽悠的免疫力,面对“理论轰炸”“术语轰炸”保持头脑清醒

6) 不读经典会怎么样:总有一天会露馅。

 

3. 读哪些经典

文科博士生需要读的经典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文化经典:中西文化最基本的、公认为主要思想起源的名著。

2) 专业经典:可以读打底的(最早的)和到顶的(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其他的看需要。

3) 文学经典:包括中西古代和当代公认的。这类书数量巨大,必须有所选择。从普通读物到经典,要经过一个沉淀的过程,而沉淀是需要时间的。明确这一点有利于我们认识如何读当下的杂书闲书包括小说这个问题。面对五花八门的这类书籍,笔者认为可以凭兴趣读,按需要读,不迷信畅销书。再流行的书,只要不是自己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就可以不看,等上几年,让市场帮你淘汰,然后再说。

 

4. 怎么读经典

从古至今广为传播的读书经验已经有很多了,这里不再重复。以下三点可以作为提醒,读经典的时候不妨予以注意:

1) 应该是所有必读的经典都不陌生,这体现了宽度,同时某些重点书(感兴趣的,有心得的,研究需要的)可以反复读,这体现了深度。

2) 即便是经典,读的时候也不妨有三分保留,而非全盘接受,同样需要具备质疑、批评、反思、证伪的意识,并非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经典的价值。但任何质疑或者批评都必须建立在认真读过而且理解基本准确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资格提出质疑或者批评,这和做其他批评是一样的。

3) 读经典似乎提供了更多引经据典的资源,然而炼成“一部会走路的词典”绝非读经典的目的,连间接目的都不是,吸收思想精华才是读经典的“硬杠杠”

 

5. 经典和前沿的关系

无须焦虑,读经典并不耽误把控前沿。理由如下:

1) 前沿都是有来龙去脉的,熟悉经典,就知道了新理论的根底,了解起来更为深透。

2) 有经典打底,就有了自己成为前沿的可能。

3) 既要了解前沿,也不能迷信前沿。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不同,新的观念不一定优于以往的观念,它只是为了解“人”增加了一个新的观察角度,或者为解决“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自然科学的发展让人类对自然的了解更为准确,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让人类对自己的了解更为透彻。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科学的发展纵向的维度更为清晰,一路走来抛弃了很多错误认识,而人文学科的发展横向的维度更为清晰,很多历经千年的人文经典现在读来也毫不失色,即所谓常读常新。

 

6. 结语

本文与其说是讨论读书,不如说是一种务虚,很多内容既来自观察和思考,也来自笔者自身的体验,如果能对文科博士生教育有一点启发,就再好不过。总之希望我们能够拒绝平庸(学术跟风),拒绝肤浅(只看结论),拒绝碎片(语录化读写),唯其如此,或可对得起人文学科这四个字

 

本文原刊载于《中国外语研究》2017年01期,感谢杨晓荣教授授权发布, 本文作了部分删减。

顶票:0; 踩票:0    

发表您的观点 共有0人发表了0条评论及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