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指导 >  论文写作

欢迎参加第44期“我来读文献”活动

本期活动关注学科领域:翻译学

亲爱的读者:

《数字化时代的翻译》(Translation in the Digital Age)是迈克尔•克罗宁(Michael Cronin)代表作之一。在以自己的祖国——爱尔兰为对象开展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克罗宁把触角伸向翻译,开拓出一条翻译研究之路。由劳特利奇推出的一系列专著,跳出翻译论翻译,不断突破研究边界。数字革命颠覆了翻译以文本形式存在的传统形象,引发翻译实践与研究范式的裂变与重构。这一次,他选择数字化,直面翻译的数字革命。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沟通与翻译体验,让人尤其是译者感到无所适从。在“谷歌翻译”年代,翻译是否会消失,或变成一种古雅的、无关紧要的活动?翻译需求量激增,译者能否满足这种需求,还是最终被机器取代? 人类制造了机器,人就时常依附于机器;人类发明了货币,人便成了货币的奴隶;人类推崇宗教,信教者就有了心中的“主”而忘却了自己。自动化在线翻译、镜像翻译机、“众包翻译”、智能手机翻译应用程序,数字工具的灵活性让翻译触手可得。人类追寻的自由和进步,不只是在改造和创造世界中获得,还要在摆脱自身创造物的控制和束缚中获得。翻译何尝不是?

数字革命的核心是可转换性,说到底就是可译性,把所有内容转化(翻译)为机器可以识别的代码。依靠代码,我们可以把一种事物“翻译”成另外一种事物。作为一种通用的密码或者说是信息系统的默认语言,它就像一个具有催化作用的转换器,跨越语言边界,在各种输入/输出与种属指令之间进行翻译,在自然语言与人工智能之间,语言与基因之间,自然界与数据之间,信息与资本之间进行翻译。从一定程度上说,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就是翻译时代、翻译技术与翻译社会。位于数字革命中心的变性或变形效果,让翻译成为最佳立足点,让我们可以批判性地审视语言、文化和社会在可转换性机制下发生的一切,并反思这种可转换性出现阻碍或遭遇极限时的各种景象。

从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的油画《通天塔》,陈列在大英博物馆的罗塞塔石碑,借助印刷机传遍全球的圣经译本,到美国国防部研发的“全球语言自动翻译”系统,克罗宁以人类翻译史上丰富的口笔译实践为视点,抓住翻译热点和译者痛点,在研究中展现出亮点。在数字时代,就人类说话方式而言,除了数据,我们还有故事。全书共有五章,每一章都以故事导入,围绕七到八个关键词展开论述。文字考究,布局严密;环环相扣,娓娓道来。

翻译是生命的运动。同一性复制理念背后隐藏着可变性这一翻译与数字再生产的关键要素。数字化给翻译带来革命性剧变。当翻译不断探索万物可译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味盯着“不可译”的事实时,作为一门学科它就获得了一种关联性与迫切性,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空间。任何对人类文化和语言感兴趣的人,都应该仔细观察翻译在数字时代发生的变化,关注置身其中的译者及其命运。参照古罗马法学家盖乌斯·特雷巴求斯的思想,克罗宁呼吁把一切神圣的东西重新交还为人类,这当中包括翻译,思考翻译的本质,以及如何在数字时代使用翻译。

祝大家阅读愉快,收获多多!

朱波

点评文献:
MichaelCronin(著)、朱波(译),2017,《数字化时代的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获取渠道:

京东、亚马逊网站

点评问题:
为什么说翻译在克服距离的过程中可能造成更大的距离?
问题编号:19681   浏览人次:55   回答:0   顶:0   踩:0
收藏 分享链接:
解答状态:待完善    评论状态: 可以

快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