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外语教师设计和申报外语学科科研项目的能力,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8月5—6日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共同举办了“科研项目设计与申报”研修班

  本期研修班邀请了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何伟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梁茂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彭青龙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 学院张威教授,与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位老师围绕外语学科的科研项目设计与申报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本研修班介绍了外语学科科研项目的选题、项目申报流程和评审要点,并分文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四个方向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科研项目的设计与申报书的填写。

 

选题是关键,研究为基础

  课程伊始,何伟教授介绍了主要的人文社科项目类别,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www.npopss-cn.gov.cn)、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www.sinoss.net )及省级人文社科项目等。何教授分别从项目类别、立项时间、申报人资格、评审程序、选题要求及结项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何教授介绍了项目申报书的七个要点:选题依据、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创新之处、预期成果、研究基础和参考文献,同时指出申报人要精心设计选题,借鉴前人选题,避免陈旧、宽泛和庞杂等问 题,并强调了文献综述的重要性。何教授指出,项目申报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项目信息,接着以自身已有的研究为基础进行项目设计,填写项目书时要注意学术规范和细节。项目申报成功与否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即便一次两次不成功,仍要有毅力去坚持,有耐心不断地修改和完善申报书。何教授建议基础薄弱的老师可先从校级项目开始申报,一步步地积累申报科研项目经验,然后再申报省/市、教育部以及国家社科项目。


何伟教授

  接着梁茂成教授运用语料库分析方法,对1991—2016年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名称进行文本处理和高频词频统计分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直观地显示近年来 外国文学及语言学类课题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梁教授指出,“与”字是课题名称中的高频词,这表明这些项目研究的往往是两种对象之间的关系或影响,而非单纯地只研究一个对象本体;在外语语言学课题项目中,“语料库”、“词法”、“语义”、“词汇”、“认知”、“类型学”等词频较高。梁教授同时也强调,在科研项目选题方面,申报者既要关注科研动态,避免重复研究,又要找到自身研究与研究热点的最佳契合点。

  同时,梁老师还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归纳出申报书常见的标题撰写范式。语言学类申报书常见标题范式为:一、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如,“系统功能语言学 视角下中国高校英语教师课堂互动能力研究”);二、数据源+研究对象+研究(如,“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术英语口语研究”);三、服务领域+研究对象+研究 (如,“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常用形容词搭配研究”)。外国文学类申报书常见的标题范式为:时间+国家+研究对象(如,“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城市形象研究”)或者国家+时间+研究对象(如,“英国摄政时期历史小说叙事伦理研究”)。


梁茂成教授

 

精心设计,细心填写

  四位专家分别针对学员们不同的研究领域,包括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学以及翻译等,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讲解了科研项目的设计以及申报书的填写。

  针对文学研究方向,彭青龙教授介绍了前沿研究话题,如生态批评、技术崇拜、伦理学、跨国写作等,并详细分析了中外文学关系、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学地理和文学教育等议题。彭教授提醒学员科研项目设计和申报书填写中要注意以下事项:一、选题要恰如其分并具有研究价值;二、课题内容要具有逻辑,文字简练详实,不可使用论文或著作的目录替代;三、观点要独到,主论点与分论点要关系得当,难点主要围绕关系和程度展开;四、创新之处,可从观点、方法、理论或视角着手,切 记“大”、 “虚”、“空”;五、研究方法以某个方法为主,切忌过多;六、参考文献要具有权威性,兼顾国内外专著与论文,注重时效;七、研究队伍人数不宜太多,注意知识结构分布合理,研究者具有一定影响力;八、前期成果重要论著排在前面,不入流的论著宁缺毋滥。同时,彭老师还特别强调要注重参考文献的规范性,因为参考文献的规范性体现了一位研究者严谨认真的态度和学术素养。彭教授最后语重心长地建议广大学员“申报才有希望,不申报没有希望,要从绝望中寻找希望”,鼓励 广大青年外语教师踏实研究,勇敢申报。


彭青龙教授

  针对应用语言学科研项目申报,梁茂成教授从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国内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语种为英语和汉语,关注口语、写 作、阅读、词汇和汉字及双语能力的发展,采用实证为主的研究方法如语料库、心理实验与心理语言学方法、模型建构、问卷等方法进行研究。梁教授提出,研究创新体现在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两个方面。在理论上,大家可以提出中国人自己的外语教学理论,不必一味地引用外国文献(如文秋芳教授提出了“产出导向法”理 论);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借鉴其他学科,采用多元方法进行研究。

  针对语言学科研项目的申报,何伟教授介绍评审要点中,选题占30%,主要考察选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总体把握程度;论证占50%,主 要考察研究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基础占20%,主要考察课题负责人的研究积累和成果。何教授着重强调在项目申报书中,文献综述的撰写是最重要的部分,学员应花大力气梳理和撰写文献综述,厘清前人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到总结,归纳并提炼,避免文献罗列,述而不评等问题。

  在翻译研究科研项目的设计方面,张威教授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例,重点向学员们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类别中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此项目申报者可翻译国 内经典学术著作,而不必对翻译本体进行研究。谈到翻译研究的趋势,张教授认为以下四个方向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服务国家战略的咨询主导型研究(如 “一带一路”语言战略研究)、构建行业规范的市场型研究(如翻译技术与翻译产业相关研究)、满足社会需求实用型研究(如翻译人才库的建设与应用)及创新学 科探索的学术主导型研究(如翻译理论的“中国特色”研究)。张教授建议来自不同地区的老师可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和文化进行科研课题申报,同时小语种(如日 语、朝鲜语、俄语等)的老师可利用其语言优势对中国周边国家语言进行研究来申报相关课题。


张威教授

 

大班汇报,学以致用

  研修班上,十个小组代表运用课堂所学,从标题、研究方法及思路、学术价值、研究内容、参考文献、语言表达及学术规范等多方面分别对三个学员提交的申报书草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点明申报书的亮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了修改意见。学员们学以致用,精彩地展示了小组学员的集体智慧。

  两天的研修班很快就结束了,这是一场学术的“盛宴”,一顿科研的“大餐”,也可以说是给久旱的申报者浇灌了及时之“甘露”。有学员说,“专家的讲座让我从一 个几乎对项目申报一无所知的层面发展到了知道如何从零入手的阶段。”在这里学员们不仅仅收获了知识,更感受到了四位专家踏实严谨,谦逊认真的学术态度,这也将指引全体学员有意识地发现研究问题,找准研究方向,潜心钻研,严谨治学,在未来的研究道路上进一步提升学术素养,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