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日益提高。教育部正式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其中《外语类国标》为外语类专业发展规划出更新、更高的目标。在此形势下,广大院校亟待将贯彻落实《国标》作为教育教学的改革航向和工作重心,在课程建设、培养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开拓创新,使专业建设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国家教育战略与社会发展需求,使专业教学更加切实地助力高质量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

 

专题论坛五围绕“英语类专业教学的新目标与新模式”这一主题展开研讨。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冯光武教授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苗兴伟教授主持了本论坛。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特色院校的十一名发言人就《国标》指导下的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冯光武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苗兴伟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介绍了国务院学位办将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13个二级学科调整为五大学科方向的新变化,强调了了当今外语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新趋势。彭青龙教授号召,外语学科应对接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等国家发展需求,以培养“跨学科高层次创新外语人才”为根本,以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为重要目标,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学科素养,推动外语学科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实践中展现新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 彭青龙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立非教授基于我国对外开放发展现状和《商务英语国家标准》,强调培养“既通外语、又懂商务的复合型、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重要性,呼吁高校将“综合商务英语”作为商务英语核心课程建设重点。王立非教授以《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为例,系统阐释了英语技能、人文素养和商务知识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王立非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莲教授和李东莹博士诠释了内容—语言融合式教学(CLIL)的概念与内涵——在外语环境下用外语进行学科内容教学,从而实现语言技能与学科知识的融合。张莲教授和李东莹博士简要介绍了北外英语学院以《大学思辨英语教程 精读》为素材的教学改革经验,并结合实证研究成果,详细论证了基于CLIL模式改造传统英语专业精读教学,发挥教师中介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能够有效实现学生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协同发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 张莲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 李东莹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杨连瑞教授提出,我国的外语学科与专业建设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科学规划本学科的分层发展战略,全面统筹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和效益。高校应利用地缘优势实现多元化建设,以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根本出路;同时,应在工具性、人文性和科学性三方面协调并进,加强应用复合能力、人文素养和学术能力的培养。

 

中国海洋大学 杨连瑞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许明武教授以“文化走出去”战略为出发点,结合本校实际,深入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许明武教授指出,人才培养应构建融合型培养方案,探索“国际课程孵化”模式,构建复合型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工作坊”、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研究中心等优秀平台的重要作用,全面推动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 许明武教授

 

盐城师范学院薛家宝教授针对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瓶颈,呼吁设立“英语能力”与“从业技能”双轨并重的人才培养新目标,以“面向行业、能力本位、产出导向、综合强化”为原则加强改革。同时,院校还应以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为导向,优化以“从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激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形成以“适用”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盐城师范学院 薛家宝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文教授总结了国内翻译服务业的发展形势,指出了“文化外译”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关键地位以及语言/翻译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此新时代语境下,翻译教育界亟需作出调适和应对。任文教授强调,翻译教育改革应“服务国家战略,顺应社会变化”,综合革新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与教学方法,同时要体现校本、区域特色和层级差异。

 

北京外国语大学 任文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严志军教授基于全球治理对外语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指出国际人才应具备高水平的英语口语沟通能力。新时代的口语教学应重视提升“有效信息量”,培养“思辨阐释”等能力。严志军教授结合本校教改实践,建构了“英语口语准确性、流利性、有效性和思辨性”的四维分析框架,使口语教学能充分对接国际人才培养需求。

 

南京师范大学 严志军教授

 

浙江师范大学洪明教授指出,师范类院校英语专业应明确培养目标,在坚守师范定位的基础上,全方位打造人才培养特色,贯彻《国标》对于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素质要求。洪明教授倡议,院校应加强英语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的有机融通,促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科学融会,推动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浙江师范大学 洪明教授

 

 

内蒙古民族大学卢国荣教授指出,外语人才市场需求呈多元化态势,只有转变教育理念,探索分层分类的卓越化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卢国荣教授呼吁,外语专业应以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卓越教师精英化培养模式、外语+多元化培养模式以及国际化培养模式,从而实现复合型、应用型、精英型的多元人才培养目标,主动服务国家和地区发展。

 

内蒙古民族大学 卢国荣教授

 

国家战略与《国标》共同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是英语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专题论坛五的精彩发言与深入交流为英语类专业教学与发展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指引了鲜明的方向。我们期望,不同专业、不同需求、不同定位的院校,能够践行多元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携手推动英语类专业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助力实现国家教育和文化战略的伟大愿景。

 

会场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