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次

 

摘 要

公共英语“金课”标准

——为学生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插上语言翅膀

蔡基刚

(复旦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上海 200433)

摘 要:外语界对公共英语“金课”的建设标准并未形成共识,有的人聚焦于显著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的人则侧重于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尽管这些看法当下比较流行,但是我们认为提高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科研的能力才是公共英语的终极目标,也是公共英语“金课”的建设标准。面对大学生在直接阅读和撰写国际专业期刊论文方面日益高涨的热情,我们要转变理念,努力实现自上而下的“官逼”和自下而上的“民逼”的双向发力。

关键词:公共英语;金课;专业学习;科研;专门用途英语;学术英语

 

论英语专业的“金课”及其标准

郭英剑

(中国人民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近年来,英语专业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来自学科内外的巨大挑战,但与此同时,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全新发展机遇。本文着眼于新形势下的“金课”建设,试图探讨:何为英语专业的“金课”?如何确立英语专业“金课”的标准?当下英语专业改革的难点何在?如何扫除这些障碍?

关键词:国标;英语专业;金课;标准;改革

 

商务英语“金课”标准的“六性”与“六度”

王立非,任  杰

(北京语言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本文提出,建设商务英语“金课”要做到“三个坚持”和“六性”“六度”,以课程思政性、能力导向性、思辨创新性、知识复合性、实践实务性和人文通识性为导向,以语言强化度、技术混合度、模拟实战度、校企联合度、论文创新度和案例丰富度为目标,培育和建设一批内容与质量“双一流”的课程。本文的论点对当前高校进行的“双一流”建设具有启示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商务英语;金课;标准

 

翻译专业“金课”建设的观念基础与内容设计

范祥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摘 要:新时代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而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是课程,因此建设高质量的课程至关重要。本文讨论了翻译“金课”建设的时代背景、观念基础,阐释了翻译“金课”的内涵、课程目标,分析了混合式翻译“金课”的基本要素,重点阐述了翻译“金课”建设的内容设计,尝试为复合型特色翻译人才培养建构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型。

关键词:翻译专业;金课;观念基础;内容设计

 

地方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金课”建设

——基于课堂教学的视角

陈文存

(西华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摘 要:“金课”与“水课”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两个极端。“水课”可分为敷衍型和低水平型两类,而教师的综合素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以及学业评价方式则是影响地方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文章在厘清英语教育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依据“金课”的“两性一度”特征,结合地方师范院校的客观实际,提出了该类院校英语教育专业“金课”建设的六项原则。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堂教学;金课;建设原则

 

礼貌话语的元语用选择与交互主体性构建

姜  晖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 要:礼貌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行为,由不同的话语形式表征。礼貌话语的使用不是为了传递信息,而是源于对信息传递方式和语用行为实现方式的关注,是说话人在不同程度的元语用意识调控下,根据一定的社会规约、认知语境、听话人的认知期待等因素,反思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与互动而作出的元语用选择和实施的元语用行为。作为元语用层面的礼貌话语选择凸显了交际主体的交互主体性意识,说话人从听话人的角度出发,通过管理面子与形象、关注交际主体间的情感与中心地位、构建主体间的平等关系与共知基础以及在互动交流中实现交际目标等表现形式,来实现交互主体性构建。

关键词:礼貌话语;元语用选择;元语用意识;交互主体性构建

 

局部语用学: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的新进展

黄  乔

(四川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摘 要: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为确定说话人意义提供了一个细致的分析框架,但这个框架无法解释嵌入结构产生的语用效应。然而,局部语用学的出现挑战了这一传统看法。局部语用学与传统格赖斯模型的推理过程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推理的起点与结论不一样。因此,局部语用学拓宽了格赖斯模型的应用范围,推动了其向前发展,代表了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的前沿动态。

关键词:局部语用学;会话含义;嵌入语用效应;语义学与语用学分界

 

语篇层面视域下的学术论文评价资源审视

张大群

(南昌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摘 要:学术论文因其客观严谨的语类特质和修辞说服的语类目标,其评价资源配置极为精巧隐蔽。学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不同类型评价资源在学术论文语篇整体构建过程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及其间的互相影响。文章借助Sinclair语篇层面理论,从语篇自主和互动两个层面审视学术论文的评价资源,不仅可以有效阐释学术论文高度复杂的评价意义,而且为学术论文评价研究提供了易于操作的分析框架。学术论文自主层面的评价对象以实体形式出现,呈显性。自主层面的论证相关话题型评价和研究型评价为互动层面语篇的推进提供支撑。学术论文互动层面的评价对象以命题形式出现的研究型评价主导,呈隐性,其多声互动构成语篇论证的核心驱动力。

关键词:评价;学术论文;自主层面;互动层面

 

中国企业家的话语隐喻及其心智模式探析

——以马云与任正非话语为例

邱  辉1,沈梅英1,于  月2

(1.浙江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北京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本文以两位中国企业家马云与任正非的话语为语料,从批评隐喻分析的视角对比分析了他们话语中的隐喻现象,并探究了说话人的心智模式。研究发现:1)在两位企业家的隐喻性话语中,含有单个隐喻表达的句子占大多数,均达到60%以上;2)两位企业家的话语隐喻可以归纳为13类概念隐喻,两者都高频率使用了战争隐喻、旅行隐喻、人体隐喻与体育隐喻;3)两位企业家的心智模式总体上趋向一致,但又各自有不同的侧重。

关键词:企业家话语;概念隐喻;心智模式

 

中医遗产的本土叙述与文化话语重构

——基于浙江衢州两部方志的考察

高佳燕1, 侯  松2

(1.浙江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1;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翻译学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420)

摘 要: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在当前的全球遗产保护与中华文化复兴中面临着本土话语重构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从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以《西安县志》和《衢县志》中关于草药和医家的叙述为例,解读中国传统话语对“医”意义的建构。研究发现,不同于当今联合国的“权威化遗产话语”体系,中国古人未将中医的意义建构局限在医学知识与医学技能框架内,而是注重建构多元意义阐释空间,突出其独特的地方文化内涵,强调“医以载道”的道德价值取向。

关键词:文化遗产;中医;话语分析;方志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同伴教育模式研究

——基于云南师范大学TOT培训的实证研究

张春杰1,钟  维2

(1.云南民族大学 预科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2.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10)

摘 要:为了探索同伴教育对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对该教育模式的接受情况,本研究对参加云南师范大学第十三期英语口语同伴教育的9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教育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皆有积极影响,尤以对交际策略的影响最大;除了认知策略,同伴教育对其他三种认知策略的影响均达到了统计学的显著水平。

关键词:同伴教育;英语口语;学习策略

 

TermoStat辅助下的清末气象术语英汉翻译研究

——以《测候丛谈》为例

张  雅, 卢华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摘 要:本文对《测候丛谈》展开个案研究,旨在管窥清末时期的气象术语翻译策略和翻译质量。本文首先对译文及其英语原文进行电子化处理,借助TermoStat从文本中提取双语气象术语数据,然后总结了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并评估了术语翻译的质量。笔者发现译者灵活使用了直译、意译、音译、合译等多种处理方法,对术语系统性的处理较为成功,但是准确性、简明性、一致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关键词:清末气象术语翻译;术语提取工具;术语翻译策略;术语翻译原则

 

文学自译中的翻译暴力

邹常勇1,朱湘军2

(1.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2.暨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19)

摘 要:文学自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译者同时拥有作者、读者和译者身份,这一特征使他们拥有了比他译者更大的自由度和创作空间。为了更好地再现或重塑原文所蕴含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自译者有时会以多种方式对原文施加“暴力”操控。文学自译中的翻译暴力主要体现在翻译策略、文化塑造和美学诉求三个层面,对其展开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翻译的本质。

关键词:文学自译;翻译暴力;翻译策略;文化塑造;美学诉求

 

《修理匠》中的医学伦理

陆 贇

(江苏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摘 要:保罗·哈丁的普利策得奖小说《修理匠》围绕克罗斯比一家的疾病,探讨了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伦理关系。从医学伦理视角进行解读可以发现,疾病给患者带来的污名破坏了家庭原有的伦理秩序,并且导致家人之间产生冲突。由污名所衍生的隔离制度为家属规避伦理责任提供了便利,但是进一步激化了家属与患者之间的矛盾。要想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家属采取共情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并关怀患者,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群体,修复彼此间的伦理关系。

关键词:保罗·哈丁;《修理匠》;医学伦理;疾病

 

《且听风吟》中的电冰箱

关冰冰1,杨炳菁2

(1.浙江外国语学院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2.北京外国语大学 日语系,北京 100089)

摘 要:电冰箱是村上春树小说中频繁提及的事物。在处女作《且听风吟》中,作家借电冰箱隐喻现代化的特征——均质化和效率化,批判了其对文学创作者主体性和“知性”的抹杀。电冰箱在村上文学创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对其隐喻作用的分析是深入解读村上小说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电冰箱;隐喻

 

我和我的学术人生

——文秋芳教授访谈录

黄新炎1,文秋芳2

(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 200083;2.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摘 要:本访谈从文秋芳教授曾经面临的几次重要抉择展开,始终围绕青年外语教师如何成才这个主题,期待以文秋芳教授的成长史、奋斗史和学术史来激励更多的年轻教师:一是人生的航向要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二是确立目标以后要矢志不移,培养起坚韧不拔的品性;三是教学和科研要融合在一起,教有所得,以研促教;四是要做时间的主人,活出有规划的精彩人生。

关键词:学术人生;外语教学;教师发展;文秋芳

 

 

往期链接

刊讯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目次及摘要

刊讯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