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题:语言对比研究

象似性视野下的英汉名词重叠对比

王文斌 宋聚磊

摘要:重叠广泛存在于英语和汉语。英语往往表现为部分重叠或辅元音变换,而汉语则往往表现为完全重叠或同语素叠加。本研究以语言象似性为参照,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比英汉名词重叠典型成员, 通过对语形和语义的分析,探寻隐匿于差异现象背后的深层动因。结果发现,英语名词重叠的象似性主要体现在形式变化和语义度量的正相关,具有喻象象似性倾向,强调动作和状态的变化和增强,展现了其运动、改变和发展的时间性特点,反映于思维层面就是英语的时间性;而汉语名词重叠的象似性则主要体现于形式复现和语义物量的正相关,具有映象象似性倾向,强调空间和范围的延展和扩大,彰显了其块状、离散和可逆的空间性特点,反映于思维层面就是汉语的空间性。

 

关键词:象似性;英汉;名词重叠;时间性;空间性

 

英汉存现动词事件类型、语法体和存现构式

互动关系的比较研究

杨玲  徐惠娟

摘要:以往研究往往只关注某一语言内存现动词的事件类型、语法体以及存现构式这三个因素之间的联系,本研究则运用语料库,以部分英汉基本存现动词为研究对象,对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跨语言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总体来看英汉之间个性大于共性。共同点体现在:英汉存现动词的事件类型和完整体、未完整体标记的使用之间都存在着关联,但在存现构式与其他两者之间的联系上,英汉之间存在广泛差异。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英汉体系统方面的不同和存现构式在类型、意义上的差别。这一研究表明,由于语言的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并具有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因此在跨语言研究中,应从语言系统的整体性视角开展对某一语言现象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存现动词;事件类型;语法体;存现构式

 

 

汉英处所主语句的句法语义对比研究

齐春平

摘要:学界对汉语和英语处所主语句的句法语义特征已有一些研究,但汉英处所主语句的对比研究却至今鲜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汉英处所主语句在句子构式层面及其内部组成成分层面进行句法语义对比考察,旨在探究汉英语处所主语句的异同,并借此透视汉英语言的本质性差异。研究发现主要有四:1)汉英处所主语句语义特征都有‘处所特性’,都可表处所充盈义;2)汉语处所主语句语义包容度远大于英语;3)汉语处所主语远比英语发达,就容器图式激活能力而言,汉语处所主语表现出自主性,而英语表现出依存性;4)汉语宾语在句法语义上享有中心地位,而英语谓语动词享有中心地位,宾语处于边缘地位,仅表示使处所具有某种特性的手段。以上结果表明,汉英处所主语句所表现的差异最终可归结于汉语空间性特质与英语时间性特质之间的根本性差异。

 

关键词:处所主语句;汉英对比;句法;语义;认知语言学

 

 

Languages in Contrast近十年发文分析

田苗

摘要:作为对比语言学领域最为权威的国际期刊之一,《语言对比》(Languages in Contrast)已走过20年的历程。本研究从其近10年(2009—2018)所发表的10卷中收集信息,构建小型研究语料库,并使用语料库工具提取相关信息。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了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目标、重点、方法和变化。同时,通过对近10年来具有代表性成果的分析,展望今后对比语言学可能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语言对比》所发论文与学科发展和特点密切相关,体现了对比语言学的最新变化,对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贡献巨大。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语言对比》;发文分析;语言与民族思维方式

文学专题:叙事学前沿理论

什么是虚构性?

尚必武

摘要: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虚构性”成为西方叙事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研究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1957)与凯瑟琳·加拉赫尔《虚构性的兴起》(2006)两者之间的隔空对话入手,考察虚构性如何以悖论式的隐匿状态存在于小说这一文学样式,进而脱离小说进入其他文类,成为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文章认为,若参照加拉赫尔的做法,把虚构性从假想的真实中剥离出来,那么关于虚构性的讨论势必需要超越小说而介入其他文类的范畴。就此而言,詹姆斯·费伦、理查德·沃尔什、亨里克·斯科夫·尼尔森等人从修辞视角出发将虚构性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的做法,值得肯定。不过,如果单方面将虚构性作为叙事手段来考察,容易忽略其同时作为叙事效果和叙事目的的存在样态。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故事与话语的双重层面来综合审视叙事文本的虚构性,辨析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再现手段、文本表征与修辞效果,并对未来的虚构性研究提出若干建议,以供学界在这一话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许建设性参考。

 

关键词:虚构性;叙事学;虚构叙事;非虚构叙事

 

女性主义叙事学与修辞性叙事学、非自然叙事学

和认知叙事学的关系

胡全生 

摘要:对于当代的叙事学家来说,最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女性主义叙事学与修辞叙事学、认知叙事学和非自然叙事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就此问题,本文在细读费伦等人合著的《叙事理论》(Narrative Theory)的基础上,考查了它们之间的异与同,认为从根本上说,这些异同皆因各自理解叙事(学)有所不同,故其异同有大有小,而女性主义叙事学最为独特的地方,就是它首先把女性主义叙事学做成了为妇女说话的领地,其核心就是为妇女争取更多的“解放”。

 

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学;修辞叙事学;认知叙事学;非自然叙事学

 

 

思维理论、文学认知研究与十八世纪

英国小说:尊希恩的认知叙事学

惠海峰

摘要:美国认知叙事学家丽莎·尊希恩将“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这类三层认知嵌套(nested mental states)运用到文学批评中,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她将认知嵌套作为一个工具视角,探讨了作为叙事技巧的认知嵌套的历史性和文类性,以及认知嵌套如何参与意识形态话语和人物身份建构。本文梳理了尊希恩的研究思路和内在逻辑,并尝试厘清其中一些混淆之处:叙事文本的多层认知嵌套有不同的起因,按认知主体可以分为叙述者的多层认知嵌套和人物的多层认知嵌套。尊希恩将所有小说都归为一类,并论断自奥斯丁开始大多数小说都常态工作于三层认知嵌套,这一做法可能过于笼统。更重要的是,认知嵌套还与文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不应假定所有虚构作品都具有相似的认知嵌套模式,而应在充分考虑文类规约的基础上将之与小说主题有机联系起来。

 

关键词:认知叙事学;多重认知嵌套;文类

 

 

非自然叙事学:一个亟待界定的叙事研究新范式

李亚飞

摘要:非自然叙事学作为一个后经典叙事学派的遽然兴起和迅速拓展是过去十来年间叙事学界一大引人瞩目的现象。伴随着非自然叙事学在后经典叙事学整体图谱中的迅速崛起,学界对其作为一个新兴叙事理论研究范式的存在合法性提出了持久的质疑,不但对“反模仿叙事”这一概念的有效性提出挑战,同时也对不同非自然叙事学家在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层面的差异提出批评。在厘清相关批评脉络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反模仿叙事”的提出实际上为叙事理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疆域,而不同非自然叙事学家在相关概念和研究路径方面所持的不同立场实际上并不构成视角冲突,相互之间反而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共同构成了推进非自然叙事学向前发展的合力。

 

关键词:非自然叙事学;反模仿;不可能性

 

 

【声明】感谢《外语与外语教学》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外语与外语教学》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