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要

隐喻解读的非线性转换

——分形论视域下隐喻研究之三

徐盛桓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文章聚焦隐喻的解读,把隐喻的解读看作喻体向本体的转换,而这一转换是非线性的。隐喻的本质属性两三千年以来没有改变,但隐喻研究的学术思想会随着时代和学术研究规范的变化而变化。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思想界和数学界的两项重大研究成果对隐喻研究产生了较大的直接影响,即认知科学强调隐喻的本质特征是认知性,以及数学界发现了分形现象。文章用分形理论描述隐喻系统的整体生长空间,研究隐喻本体-喻体的建构,并根据隐喻的认知本质特征得出以下观点:隐喻的本体-喻体相似性本质上是运用主体在自身经验基础上对有关实体作出的主观体验的结果。

关键词:隐喻;认知性;分形;非线性转换

 
 

 

外国文学和国别与区域的交叉研究:

国情研究专家的视角

李建波1,李霄垅2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国别与区域文化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4;2.河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摘 要:关于外国文学研究和国别与区域研究的交叉问题,外国的情报分析专家、国际关系理论专家和战略文化研究专家均有所论述。这些论述一是对外国文学研究可否参与国别与区域研究的问题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二是说明了外国文学研究通过内容研究和方法延伸介入国别与区域研究的途径;三是阐述了外国文学内容和方法研究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所扮演的独到的、不可替代的角色。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交叉研究

 
 

 

论锡德尼《诗辩》中诗人的创造性和诗性灵感

何伟文

 (上海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

 

摘 要:自古希腊时期以来,诗歌就与灵感联系在一起。在柏拉图对诗性灵感的解释中,诗人一旦被诗神凭附,其本身的创造性似乎就变得无足轻重。本文认为,锡德尼既不赞同也不全盘否认柏拉图关于灵感的思想。他从词源上探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诗人”概念的内涵,表明诗人的神性存在两种类型:其一,使人犹如预言家,能够预知未来;其二,让人具有一种堪与基督教上帝媲美的创造力。与此对应的是,他巧妙地把诗人分为三类,使柏拉图意义上的神附迷狂仅仅作用于第一类诗人,而第三类“真正的诗人”则受到“恰当的灵感”的影响。由于个人宗教及政治信仰的缘故,锡德尼赋予这种灵感独特的含义,它不仅与诗人的创造性的价值有关,而且还把人自身的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键词:菲利普·锡德尼;诗人;诗性灵感;创造性

 
 

 

《敌人,一个爱情故事》:

辛格对人性与现代文明的反思

张  钧

(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小说《敌人,一个爱情故事》通过对美国东欧犹太移民生存状态的书写,反映出作家对人性与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辛格认为以纽约为代表的现代都市文明本质上是一种“黑帮文化”,它助长了人们对极端物质主义的偶像崇拜,导致人们信仰的缺失和道德的失败。辛格对小说主人公赫尔曼形象的刻画及其对纽约形象的否定性描写传达了他对人类生存状态与现代都市文明的忧虑,同时也展示了其小说创作中所包含的美国元素。

关键词:《敌人,一个爱情故事》;纽约;人性;现代文明;忧虑

 
 

 

基于侯维瑞文学文体学观点的《新装》重读

隋  刚,王梦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英语学院,北京 100024)

 

摘 要:《新装》是意识流文学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27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围绕女主人公梅布尔的一系列内心活动展开。本文基于侯维瑞教授的文学文体学观点,以文本重读的方式,沿着女主人公从自我怀疑、自我失落到自我省察的心路历程,从词汇、句子、篇章和意象等角度挖掘了作品的艺术性和哲理性,揭示了自我的可变性。

关键词:侯维瑞;文学文体学;《新装》;重读

 
 

 

辅导员个别谈话中的非职业身份选择及动机探究

陈  静

(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个别谈话是辅导员了解学生情绪变化和思想动态的主要途径之一,辅导员语用身份的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别谈话的效果,甚至影响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然而现有关于身份建构的研究鲜少关注此类互动实践。本研究以6次个别谈话的录音转写语料为基础,结合回溯访谈,对辅导员选择非职业身份的类别及其背后的动机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辅导员在个别谈话中除了选择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等默认的职业身份之外,还会选择诸如个人、对方、朋友、学生和家长等非职业身份。辅导员作出上述身份选择的动机在于平衡各方面的诉求,建构民主、和谐、平等的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辅导员;个别谈话;非职业身份;动机

 
 

 

中国英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建议行为的得体性研究:

语用身份视角 

何  荷

(西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学习者选择合适的语用策略得体地实施特定行为是其学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身份角度入手,对学习者实施言语行为的得体性进行评价不失为学术写作研究的一种新路径。为此,本研究在语用身份论指导下,将身份视为一种评价资源,以国际英语学术期刊论文中专业学者建议行为的实施情况作为参照,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实施的建议行为是否得体。结果显示,与专业学者相比,学习者在实施建议行为时建构强势关系的比例偏高,使用缓和策略的比例则偏低,这与他们固有的社会角色不匹配,存在明显的语用失误。本研究的结果对提升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语用身份;评价资源;中国英语学习者;学术建议

 
 

 

“会说话”的王熙凤:语用身份视角

蔡晓燕

(宿迁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摘 要:近年来,运用语用身份理论进行话语分析已逐渐成为语用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但运用该理论来分析文学人物话语的文献并不多见。为此,本研究基于语用身份论,以《红楼梦》中涉及王熙凤的三个场景为语料,分析其语用身份建构以及身份间动态切换的语用动机,发现她善于顺应社交和心理世界语境因素动态建构自身身份。本研究可以为文学人物解读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红楼梦》;王熙凤;语用身份;顺应性

 
 

 

语用身份视角下汉语称呼语泛化现象研究

任娟娟

(安徽大学 外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称呼语研究由来已久,其中对称呼语泛化现象的研究或从构词、语义角度对(亲属)称呼语泛化进行静态分析,或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某类称呼语泛化所涉及的社会因素、成因,而对动态交际过程中称呼语泛化的语用维度鲜有触及。本研究从语用学视角尝试提出称呼语的语用泛化概念,对其进行界定、分类,并以语用身份论为框架阐释称呼语语用泛化的语用特征及功能,以期为称呼语泛化方面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称呼语;语用泛化;语用身份;语用特征;语用功能

 
 

 

网络电信诈骗话语中虚假身份建构的顺应性阐释

钱永红

(南京审计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摘 要:本研究采用被曝光或被识别的网络电信诈骗话语为语料,分析诈骗者为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而虚构的身份类型及采用的话语建构策略,并从顺应论视角对诈骗者建构的虚假身份及其类型进行阐释。研究发现,诈骗者建构的虚假身份主要包括个人身份(特定个体、特定专业服务人员、特定职业人员、特定社会组织成员等)和关系身份(亲人、熟人、上下级等)两大类;诈骗者之所以采用不同策略来虚构这些身份,是根据交际对象的不同,有效顺应和利用了受话人的一些社会心理倾向或心理需求,并采用虚构的身份资源对其进行心理操控,从而达到诈骗的交际目的。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宽现有语用身份论研究的话语领域。

关键词:诈骗话语;虚假身份;话语建构策略;心理操控;顺应

 
 

 

沉默:人际关系的语用管理

武保勤

(华东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 200241)

 

摘 要:沉默是言语交际中情感表达的一种非言语方式,在人际关系的维持和变化层次顺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自然发生的口语语料,借助Spencer-Oatey的人际关系管理理论,分析了沉默在人际关系管理中的语用功能,旨在揭示沉默参与的人际互动过程。研究发现,沉默在人际关系管理中主要呈现为和谐-维护、和谐-忽视与和谐-挑战取向。对沉默的解读不是简单、消极的意义还原,而是复杂、积极的意义建构,沉默不仅可以维持、忽视人际和谐关系,也可以挑战人际和谐关系,引发冲突。

关键词:沉默;人际关系;语用管理;人际互动;非言语交际

 
 

 

从复合到派生:名量复合词的构式化

梁如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5;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本文从构式化角度探讨名量复合词的构词发展过程,名量复合词通过边界分派活动发生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边界移动,随着类频率的增加,语言使用者逐步建立了形义配对的图式表征,构词图式逐步固化,从而实现了名量复合词的构式化。随着名量复合词构式的能产性进一步提高,量词语素的语义虚化,个别量词发展成派生词缀。从构式化角度探讨名量复合词的构词发展过程可以更好地展现构词的整个发展脉络,避免了以共时视角讨论历时来源,或以历时视角概括共时特征的片面性,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术语争议问题。

关键词:名量复合词;构式化;边界分派;构词图式

 
 

 

人文理性与儒学经典之跨文化诠释

——以“义”的英译为例

李  乐

(浙江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 要:本文对《论语》中“义”之英译作以哲学诠释,探讨为促进儒学思想跨文化传播应秉持的翻译及诠释观。受传统西方形而上学的影响,大部分汉学家在其译本中倾向于把“义”诠释为先验的或具有本质主义的道德律令或法规,强调个体对此种律令的服从;而当代汉学家安乐哲、郝大维等将“义”诠释为行为主体基于具体情境而作出恰当行为选择的智慧,昭见了儒学思想的个体关怀及实践维度。本文将第一类翻译及诠释观称为“基于自然科学理性的翻译观”,其特点是追求概念意义在种属层面或法则层面的普遍性;此种诠释观下的儒学经典在目的语中容易变成关于伦理普遍原则的知识性文本。而第二类“基于人文科学理性的翻译观”与自然科学理性的翻译观形成对照,在诠释概念时注重在普遍性和特殊性间求得综合;此种诠释观下,儒学经典在目的语中方可呈现为一种价值坐标系系统,凸显了儒学思想中“不固”及“变通”的实践智慧。二者相较,儒学经典在人文科学理性把守的翻译和诠释观中,才能得到更深刻的言说,为西方文化传统提供异己的视野及洞见。

关键词:义;儒学典籍;跨文化诠释;人文科学理性

 
 

 

论汉语概念隐喻英译之体验性理据

曹灵美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外语系,浙江 金华 321013)

 

摘 要:本文以体验哲学为视阈,构建了汉语隐喻英译的体验性理据分析框架,重点探究了汉语隐喻英译过程中源域转化的身体体验、环境体验和文化体验理据。研究发现,译者采用“直译源域+释义”或“音译源域+释义”的方法,既能准确传递原文的本意,又能为目标语读者呈现汉语隐喻源域。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其一,体验观视阈下的汉语隐喻英译研究要求译者通过认知主体的体验活动,聚焦汉英民族体验认知的异同,提高对汉语隐喻英译的认知转换能力;其二,译者不仅要处理源域的外在表达形式,更要考虑它的内在认知机制。

关键词:概念隐喻;汉译英;体验性理据

 
 

 

论《太平经》与《旧约》的疾病观和医术观

Aaron Kalman(龙爱仁)

(浙江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 要:《太平经》与《旧约》分别是道教和犹太教的经典著作,其中不乏医术和医学方面的论述。《太平经》认为人的疾病缘于人不能行善修道,而《旧约》也具有相似的思维模式,认为疾病是耶和华对不虔诚的希伯来人的惩罚。两者都认为治病是本宗教至高无上的本体借以发挥作用的工具。同时,由于各自的历史文化环境、医学发展状况等存在差异,《太平经》与《旧约》对一些现象、问题的认知及具体实践途径又不尽相同,各具特点。

关键词:《太平经》;《旧约》;疾病观;医术观;比较研究

 

往期回顾

刊讯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声明】感谢《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