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美)凯尔•麦金托什,(哥伦比亚)卡罗莱娜•佩莱斯-莫拉莱斯,(美)托尼•席尔瓦

导读:徐昉

ISBN:978-7-5213-1514-1

定价:49.9元

 

 
 
 

作者简介

 
 
 

 

凯尔•麦金托什是坦帕大学英语与写作学系的助理教授,在坦帕大学教授ESL写作、一年级写作和TESOL课程,研究兴趣包括学术英语和中国的英语教学。

 

卡罗莱娜•佩莱斯-莫拉莱斯是哥伦布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在该校教授TESOL和一年级作文课程,并参与协调TESOL项目和ESOL项目。她的研究兴趣包括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法、不同教育背景下的写作能力发展及双语写作。

 

托尼•席尔瓦在普渡大学英语系指导第二语言研究/ESL的研究生课程,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和语言能力证书相关课程,此外他还为研究生和本科国际学生开设了写作支持课程。

 

 
 
 

内容简介

 
 
 

 

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在外国语言研究领域,我们对语言本体、语言习得、语言使用、语言教师发展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深入,而聚焦研究生培养的探讨则比较少见;对于二语写作这一成长中的年轻学科来说,加强对二语写作方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的编者邀请了五位国际知名学者与其曾经指导过的博士研究生、如今也在业界有一定知名度的青年学者共同撰文。他们结合自己的学术经历,以“导师—博士研究生”对话的双视角,共同探讨二语写作研究领域的博士研究生如何更好地寻求学术和职业发展。

 

本书为我国外语类研究生导师更好地思考人才培养问题奉上了一块“他山之石”,同时也为广大研究生同学提供了一本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读本。对于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者而言,本书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导读(摘选)

 
 
 

 

总体而言,博士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与培养没有固定的程式可依。导师的人才培养意识、人才培养标准及能力经验等各个方面是动态发展的,其个体指导风格更是因人而异。从培养结果来看,“成功”的博士生与受到何种个体风格的指导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然而,博士生导师的指导原则、态度与方式又确实对研究生的成长有一定影响,有时导师的一句话就能让学生终生受用。本书各章节的陈述,尤其是学生对导师指导方式的回忆性陈述,也反映出这样的情况。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Paul Kei Matsuda的论述凸显了一个主题,即无论作为学生还是导师,明确的个人意志和目标愿景特别重要,它们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指导策略的关键。从他的个人陈述中不难发现,他的目标愿景非常宏远,超出了作为一名普通学生或者一名普通学者的日常目标。这些目标包括:从研究生阶段起,立志将二语写作建设为独立学科;在高校任职后,迅速建立起研究团队;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限制,评估与决定个人发展方向;在充分了解自身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建立起博士生导师的个人指导风格。

 

Paul用四个E(Exemplify,Expose,Engage,Encourage)总结了自己培养博士生的方法:示范、解密、参与、鼓励。他向博士生展示了自己的职业实践、取得的成果、经历的失败、平衡生活与工作的方法等各个方面。通过创建一个有密码防护的网络空间,他让学生看到导师自己的参会投稿摘要、发言幻灯片、访谈数据、求职材料、期刊投稿与评审意见等,其中甚至包括期刊的拒收信和他的回复信。示范的目标是解密。与任何一个实践团体一样,学术实践团体也有其复杂的内部运行机制,对于多数博士研究生和职场新人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让学生明了内部机制与应对策略的最好方式是参与团队内部的实践。他为学生创造了许多真实的学术交流机会,让他们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学习。这些机会包括参编学术著作、组织大型会议和从事管理事务等。师生关系中导师的鼓励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他对学生的鼓励具有策略性。Paul认为,一名学生在学业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鼓励,这样的鼓励形式类似于一个叙事结构的发展,有着起承转合的过程特点;当学生开展最有挑战性的任务时,会得到最高形式的鼓励。此外,他时常借用领域内其他人对自己学生的赞美来鼓励学生,因为这种形式的鼓励话语能够让学生感觉更加真实。应该说,很多教授才华横溢,但是他们并不会把学者的生存之道直接告诉学生。大多数学生是在进入学术实践共同体之后,靠自己慢慢观察和领悟而逐渐成长起来的,这个过程可能相当漫长且孤独。示范、解密、参与、鼓励,这样的指导方法不仅需要导师的智慧、视野和能力,还需要导师具有育人的情怀。

 

在博士生导师的指导策略中,对于如何批改博士生的写作文本、提供合适的书面反馈,不同导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宾州印第安纳大学Dan Tannacito在谈及师生关系时,总结了自己的书面反馈方式。他的书面反馈当中总是既包含表扬,也包含具体的修改意见。Dan认为,与在期刊论文盲审过程中给予作者反馈有所不同,给博士生的书面反馈不仅应该点出问题,而且应该提供建设性意见。他还有意识地使用修辞策略,帮助学生充分接受修改意见。田纳西大学的Tanita Saenkhum在成为导师以后,给学生提供反馈时也会仿照她的导师Paul Kei Matsuda的做法,首先询问学生本人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反馈,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反馈,学习对自己的文本负责。Tanita在回忆自己的学业发展过程时提到,自己在学生时代接受导师反馈时,她的沮丧情绪常常会对文本修改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当她在给予学生反馈时,会先让学生理解学术领域中批评性评价的必要性。

 

总之,本书有关博士生指导方式的陈述有助于导师读者们反思人才培养的理念、标准和策略。在这些陈述当中,我认为最有趣的说法是人才培养的复杂性至少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导师的自身特点。导师怎样指导学生和引导学生的职业发展,关乎导师作为个体在人才培养元意识、指导工作的能动性等方面具有怎样的目标意愿、认识水平与行动力。在这里,个体因素包括导师在所属学科学术话语社团内的地位、知识专长、教学理念、成长经历、个性特征、领导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其次,这种复杂性还体现在导师与学生以及导师与所在环境的互动关系方面,如导师对学生研究能力的信心、师徒互动策略的选择、导师与所在机构权力关系之间的互动、与学术话语社团内不同成员的交流方式等。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因素,对博士生有重要的影响。师生互动以及人境互动于无形中为博士生创造出一种发展环境,这种环境能够帮助博士生建构起从学徒到学者的身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兴趣,加入学术话语社团,并逐步形成职业发展意识,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购书方式

1. 复制₳D5dy1J09ntv₳,打开手机淘宝即可购买。

2. 复制网址https://m.tb.cn/h.Vlsk36E?sm=e94b0f到浏览器,打开网页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