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要

 

 

文化观念流变与英国文学典籍研究

殷企平1,胡  强2

(1.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2.湘潭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摘 要:本研究所说的“文化观念”,是限定在文学典籍视域中的文化观念,特指文学典籍中所体现的、具有针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内涵的、支配一个民族总体生活方式的思想观念。当然,这样的文化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其复杂的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观念与文学典籍有着不解之缘,互动微妙。因为文学典籍能对文化状况进行细腻、丰满的把握,所以将文化观念的流变与文学典籍相互参照进行研究,更能揭示文化观念演进和文学发展的血肉联系机制。通过对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进行研究,我们看到了文化史和文学史的新内涵。

 

关键词:文化观念;英国文学;流变;典籍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身份建构

——以白皮书《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为例

陈梅松,汪  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文学院/国别与区域文化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掌握话语主动权,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对于我国当下以及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从语用身份视角出发,分析白皮书《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如何阐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塑造得体的国家形象。研究表明,该白皮书通过言语行为、人称指示等语用-语言手段,主要建构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复兴者、友好合作的群内合作者和积极主动的世界发展贡献者三种语用身份,客观描述了中国发展现状,表达了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明确立场,有力驳斥了国际社会中对中国形象的蓄意扭曲。文章以国家形象的“自塑”分析为主,对“他塑”形象进行针对性的驳斥,有利于还原事实,全面塑造中国应有的国家形象。

 

关键词:国家形象;语用身份;白皮书

 

白俄罗斯主流媒体BELTA中甘肃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

任育新,王海珍

(兰州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摘 要:本研究以白俄罗斯通讯社(BELTA)关于甘肃的俄语新闻报道为语料,从话语内容、话语模式和建构主体三个方面考察了白俄罗斯主流媒体中甘肃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表明,BELTA关于甘肃的俄语新闻报道主要以隐性方式建构了正面的多维度甘肃形象,最突出的是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的甘肃形象;话语模式以多模态话语模式(文字加图片)为主;建构主体包括政府官员、高等院校负责人和媒体记者。本研究对进一步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区域形象建构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甘肃形象;白俄罗斯通讯社;俄语;话语建构

 

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新解:文化语用学视角

毛延生,喻  倩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外语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基于当下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存在的诸多问题,文章尝试从文化语用学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红色文化话语的文化语用学传播。就文化语用属性而言,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需要注意认知、社会与文化维度的立体整合;就文化语用语境来看,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必须抓住自身语境化的话语端口来提升传播深度与效度;就文化语用建构来讲,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可以尝试借助文化预设、文化指示和文化行为来避免中国红色文化记忆缺失和感情淡化。总而言之,文化语用学可以为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提供全新的视角,从文化语用学视角研究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可以看作是文化语用学研究助力国家话语体系建设的一种积极尝试。

 

关键词: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文化语用学

 

中美关系报道中美国形象的建构

——以澳洲主流媒体报道为例

李  娟

(南京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摘 要:中美关系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以语用身份论为理论框架,从澳媒建构的美国身份类型、使用的话语策略以及语用动机三个方面探讨了澳媒对美国形象的话语建构。澳媒对美国形象的“他塑”可以更好地揭示美国的国家战略意图和意识形态以及澳大利亚的国际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同时也可以为语用身份论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话语证据。

 

关键词:中美关系;美国形象;语用身份

 

词汇语义学的根本问题及其回答:

经典词汇语义学视角

魏  琛1,2,倪盛俭3

(1.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2.华东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 200241;3.贵州财经大学 文法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Paradis(2013:3347)提出词汇语义学理论必须回答的五个根本问题:1)语言意义的本质是什么?2)词语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如何?3)词义是如何习得与存储的?4)词义是如何理解与传达的?5)词义的变化机制及其理据是什么?文章通过梳理历史语文语义学、结构主义语义学和生成主义语义学等三大经典词汇语义学流派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论述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流派之间的关系,试图对上述五个根本问题作出回答。研究发现,历史语文语义学持原子主义观,主要关注词义变化的历时因素、语境因素和心理因素,注重对词义变化机制进行精细分类,仅对问题1)、4)和5)作出了回答;结构主义语义学持共时观和系统观,关注词语之间的关系,认为词义的本质在于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即其理论主线是对关系的描述,本质是典型的关系语义,因而它仅对问题1)和2)作出了回答;而生成主义语义学持心智主义意义观,主张在共时语境中描写形式化语义,主要对问题1)、2)和4)作出了回答,对问题3)有所提及,但未深入其中,对问题5)仅涉及共时、语境的词义变化,不涉及历时的词义变化。上述三大经典词汇语义学流派都依据自身的理论框架对Paradis的五个根本问题作出了部分回答,且词汇语义学各个流派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逻辑关系,在理论立场、研究方法层面构成一种多重承继、发展和互补关系。因而,在今后的发展中,不同的流派应该彼此相互借鉴,共同构建语义研究融合模型。文章对语言教学、词典编纂和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词汇语义学的根本问题;历史语文语义学;结构主义语义学;生成主义语义学;融合模型

 

多模态认知批评视阈下的中美征兵平面广告对比研究

潘艳艳

(江苏警官学院 基础课教研部,江苏 南京210031)

 

摘 要:文章从多模态认知批评视角对比分析中美征兵平面广告,揭示两者在传播内容、叙事策略和符号资源组合形式上的差异。研究发现:1)中美征兵平面广告在传播内容上有差异,两者对军人使命、待遇、价值观、心理健康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强调;2)中美征兵平面广告运用了不同的叙事策略,中国采取的是“家国式”传播策略,而美国则是“公司制”传播策略;3)中美征兵平面广告在符号资源组合形式上存在差异,如海报的拍摄视角等。文章认为,中国征兵不仅是一项政治性活动,更是一个展现军人形象和军队战斗力的平台,需要根据时代特征和受众阅读特点不断调整传播内容、叙事策略和符号资源组合形式,从而更好地建构大国形象。

 

关键词:国防话语;征兵平面广告;隐喻;转喻

 

 汉语量词语法化问题

——兼及汉英对比和形意关系

张智义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既往汉语量词语法化机制的分析有意义驱动和形式驱动之分。形式驱动论认为,汉语名词和数词的不兼容或者汉语复数标记和量词的此消彼长是汉语量词语法化的主因,但本研究指出,这一分析思路有违语言事实。本研究在汉语量词语法化问题上仍持意义驱动论。汉语中广泛使用的个体名量词由区分个体可数名词的部分与整体意义语法化而来,计量名量词和临时名量词的语法化过程也跟部分与整体的区分有关。歧义消除和类推是汉语量词扩张的主要机制。英汉语在计数层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英语有单复数标记,而汉语除有生命名词外一般没有复数标记;在计量层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汉语可在所有名词前使用量词,而英语除非可数和非物质名词、物质名词外一般不使用量词。这和英汉语“数+量+名”结构着意重点不同有关,但两者又体现了语法化进程中的某些共性特征。

 

关键词:量词语法化;意义驱动;部分与整体;形意关系

 

现代汉语话语标记语系统概观

周明强

(浙江外国语学院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 要:现代汉语话语标记语是成系统的,从语用目的可以分为三类:表达者为了语篇衔接和连贯所形成的“语篇标记语”、为了实现某种语用目的所形成的“目的标记语”,以及随对话内容和形式而增添某种意义所形成的“语义标记语”。从话语标记语功能的角度可以分为话语组织功能标记语和人际互动功能标记语两类。“语篇标记语”和“语义标记语”实现的是话语组织功能,“目的标记语”实现的是人际互动功能。据此可以构拟现代汉语话语标记语的上层系统,其下再根据语言特点和使用话语标记语的不同需要分出若干小类。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系统;语篇功能;人际功能

 

句法-韵律接口视阈下的“得”字句生成机制新探

田启林

(浙江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 要:文章借助Richards(2016)和冯胜利(2013)关于句法-韵律接口的理论构想,对“得”字句进行了重新分析。文章提出,“得”可以看作是CP的中心语。在狭义句法中,由于受到词缀支撑原则的限制,“得”会向上移位以嫁接到动词上,并和动词构成一个韵律词。受韵律因素的限制,动词的宾语要么被删除,要么进行提升。有时,“得”字句会有多种解读,这是因为“得”字短语中有个pro,其解读所受到的限制跟空主语的解读机制无异。

 

关键词:句法-韵律接口;“得”字句;移位

 

荒原与救赎:《最蓝的眼睛》的原型批评解读

李  涛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国际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摘 要:托妮·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创作笔法,以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克劳蒂亚的视角,审视白人主流文化及内在化的种族主义对黑人毁灭性的影响。文章以原型批评理论中的移位概念为切入点,解读小说的叙事结构和神话人物的原型移位。在颠倒四季的一套象征文本中,小说通过置换有序的自然循环叙事模式,书写黑人社区的荒原景象和救赎之道,体现了作者对美国当代社会黑人生存困境和种族命运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移位;荒原;救赎

 

《时间箭》的非自然叙事特征解读

姜  慧,马玉凤

(辽宁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摘 要:英国当代作家马丁·艾米斯的小说《时间箭》采用非自然叙事的手法对纳粹大屠杀历史进行了陌生化描写和辛辣讽刺,成功再现了纳粹对犹太人屠杀的过程和场景。小说中的非自然叙事特征,即非自然的叙述者、非自然的时间和非自然的事件,不仅颠覆了读者原有的阅读经验,而且促使其重新认知纳粹横行时期的“平庸之恶”,并对战争、救赎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刻反思。

 

关键词:《时间箭》;非自然叙事特征;解读

 

 日本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及《玛纳斯》的日译

——西胁隆夫教授访谈录

马丽娟1,2,[日]西胁隆夫3

(1.新疆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830046;2.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84;3.名古屋学院大学,爱知县 名古屋市 456-8612)

 

摘 要:日本学者西胁隆夫教授热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对其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西胁在日本创办相关杂志、发表相关专著,并一直致力于研究与翻译居素普·玛玛依演唱的《玛纳斯》,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日本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本次访谈中,西胁主要介绍了日本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特点、他本人的相关努力以及《玛纳斯》日译的情况。

 

关键词:西胁隆夫;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玛纳斯》;翻译

 

 

【声明】感谢《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