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云教研共同体建设新径 促中国外语教育创新发展

——第七届“创新外语教育在中国”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21年12月11—12日,第七届“创新外语教育在中国”学术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共同主办。论坛主题为“‘云教研共同体’与‘产出导向法’”。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和她带领的团队首次就云教研共同体(Onlin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简称OPLC)的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进行了全面介绍和系统阐述。论坛特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Anne Burns教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Gary Barkhuizen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金利民教授担任研讨和点评专家,就OPLC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评析。论坛于线上举行,共有200余位学者参会。

“云教研共同体”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20年联合创立的新型教研形式,以定期线上研讨为主,聚焦“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实践与研究,帮助教师全面提升师德师风、教学素养、科研素养和信息素养。

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虹副教授主持。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教授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常小玲副总编辑分别致开幕辞。王文斌教授指出,文秋芳教授带领团队创建的POA理论为我国外语教育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2020年,文教授带领团队成立外语界首个跨区域云教研共同体,以POA教学与研究为抓手,共同探讨中国外语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创新教师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王教授介绍了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的发展与使命,并期待参会者为POA与OPLC的发展贡献智慧,为中国外语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贡献力量。

王文斌教授

 

常小玲副总编辑在致辞中感谢文教授和团队为创新中国外语教育理论与教师发展模式所付出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她们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开放包容的胸怀激励着外语教育者砥砺前行。外研社一直积极参与POA与OPLC的实践与推广,通过出版“POA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刊登POA教学研究期刊论文,开发《新一代大学英语》等理念先进的教材及相关线上教学平台,以及举办教师研修班、教学开放周、虚拟教研室活动等方式积极推动中国外语教育改革和外语教师创新发展。

常小玲副总编辑

 

张虹副教授

 

主旨发言:理论构建高屋建瓴

文秋芳教授首先介绍了OPLC创建的动因和第一期OPLC运行情况,然后对OPLC的建设理论——“连接论”的内容进行了全面介绍和深入阐述。该理论由内圈和外圈构成:内圈包括三个相互交叉的假设——“认知连接”“社会连接”和“情感连接”,这三个假设通过“问题”相互连接;外圈展示了共同体活动的三个阶段,即准备活动、正式活动、后续活动。该理论认为,基于特定任务的“问题”质量越高,三种连接就越紧密;连接越紧密,教师学习效果就越好。文教授汇报了OPLC的运行机制以及每个阶段活动组织的有效策略,并展望了OPLC的未来发展规划。

文秋芳教授

 

专家对话:深入评析智慧碰撞

在专家对话环节,5位特邀专家祝贺文教授和她的团队提出OPLC创新理论,对“连接论”的前沿性和开创性给予高度肯定。专家与文教授团队就“连接论”核心要素的界定及其之间的关系,OPLC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任务设计,研究团队与共同体成员兴趣的平衡等问题进行进一步沟通与探讨,并就OPLC理论框架的完善与优化、OPLC组织策略的设计与实施、促进OPLC持续发展的举措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提出宝贵建议。专家们与文教授团队一起切磋探讨,碰撞思想火花,为参会者提供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Anne Burns教授

 

Gary Barkhuizen教授

 

王初明教授

 

何莲珍教授

 

金利民教授

 

专题发言:做研结合,互动发展

11日下午,外研社毕争博士、北京体育大学孙曙光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张文娟副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邱琳副教授代表OPLC研究团队,分别就作为认知-社会-情感连接点的“问题”、社会连接策略、情感连接形成机制以及OPLC促研员角色领悟进行了专题发言。

毕争博士首先阐述了“连接论”中“问题”作为三种连接的核心的重要性,然后报告了促研团队为提高问题质量以及基于问题的学习活动有效性所开展的两轮行动研究,指出精准性、关联性和开放性是衡量问题以及相关学习活动的标准,并提出达成三个标准的有效策略。

毕争博士

 

孙曙光副教授指出,探讨网络环境下共同体社会连接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她介绍了社会连接的三个维度和指标,并汇报了促进OPLC社会连接广度的策略,包括活动考勤制、轮流发言制、组员和组长轮换制,以及促进社会连接深度的策略,包括分工协作制、分层研讨制、多向拉推制和畅所欲言制等。

孙曙光副教授

 

张文娟副教授采用叙事案例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和学习日志收集OPLC学员的情感故事,探究学员情感连接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学员情感连接呈现出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情感连接逐渐丰富化,在连接维度和质量方面也逐渐提升;情感连接受到学员需求、主体投入度和回应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张文娟副教授

 

邱琳副教授通过分析自我反思文本,展现其自身作为新手促研员所经历的被动工具人、现实的调适者、理想的职业人三个阶段,最后运用“连接论”分析了出现该变化过程的原因:促研员融入共同体的连接关系的维度、强度和向度发展得越充分,其对自我角色的理解就越全面、越深刻。

邱琳副教授

 

特邀点评专家王初明教授、何莲珍教授和金利民教授在每个专题发言之后进行了深入点评,就研究中核心概念的界定、关键问题的表述、数据分析的优化、里程碑事件的分析和未来研究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出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在云教研共同体建设方面进行的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教师发展需求,为外语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成长机会,值得推广和借鉴;文老师和促研员们为云教研共同体付出了艰辛努力,令人感动和敬佩。

 

论文宣读:交流经验,共促教学

12日上午,来自国内高校的48位外语教师分组报告了在不同教学情境下对POA理论的应用研究,所涉及的课程包括研究生学术英语演讲、大学英语谈判、跨文化德语教学、日语听说教学、职业英语教学、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等,主题涵盖POA教学目标设定,驱动、促成、评价环节的设计与实施,POA教学中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POA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和情感体验等。文秋芳教授团队分别对各组的汇报进行了中肯点评,对老师们在研究中所做出的努力与创新给予高度肯定,同时也指出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帮助老师们进一步优化POA教学实践与研究。

分会场照片

 

“创新外语教育在中国”学术论坛自2017年创办起已举办7届,见证了POA理论从一个理念发展为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从一个团队发展为一个繁荣的教师共同体的历程。以POA为抓手的OPLC为广大外语教师提供了学习POA和交流POA教学与研究的平台,有效帮助了广大外语教师提升理论素养,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学研究。外研社也将一如既往致力于中国外语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在教学与科研资源研发、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搭建、科研服务体系创新等方面深耕细作,为推动中国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相关阅读

第二期“产出导向法”云教研共同体成员招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