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容花,2019,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进行体的多模态表征[J],《现代外语》,42(3):351-362。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
基于多模态语料库数据,本文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进行体的言语-手势多模态表征,以探求其二语"即时言语-手势思维"的变化。结果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二语进行体主要表"事件在进行"和"临时状态",仍遵循一语"即时言语思维"模式;二语进行体的象似手势频率与语义表征均融合了汉、英本族语者进行体手势的显著特征,故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倾向采用一语-二语混合性"即时手势思维"识解事件。整个研究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二语"即时言语-手势思维"发展并非同步,而是即时手势思维发展优于即时言语思维发展。
关键词:中国英语学习者; 即时言语-手势思维; 进行体; 多模态; 跨语言相似性;
- 陈吉荣,2019,多模态语用学分析法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Multimodal Pragmatics and Translation:A New Model for Source Text Analysis述评[J],《中国翻译》,40(1):111-116。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
传统翻译研究多注重翻译文本的语言,语言被认为是意义的主要来源,而翻译信息传递的其他方面被认为是辅助手段。近年来,随着翻译技术与本地化的发展,翻译理论开始出现技术转向,但在关注翻译技术的同时又有忽略语言研究的倾向。随着多媒体口译实践与翻译本地化实践的不断发展,对涵纳语言、视觉、听觉等多系统逻辑语义关联翻译理论框架的需求日益迫切。2018年,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出版了Sara Dicerto的专著Multimodal Pragmatics and Translation:A New Modelfor Source Text Analysis,为解决上述翻译研究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成为多模态分析法应用于翻译研究的典范。
关键词:多模态; 语用学; 翻译研究;
- 张德禄、王正,2016,多模态互动分析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13(2):54-61。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
作为多模态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多模态互动分析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全面介绍了多模态互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探讨了目前该方法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多模态互动分析的综合框架,并对一堂英语课的教学活动进行了实例分析,最后指出了该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多模态; 多模态互动分析; 活动; 框架;
- 黄伟,2016,多模态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证研究[J],《外国语文》(6):150-156。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
根据多模态教学理论,开展大学英语听力实验教学活动,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思考感等多个模态参与学习。通过前测、后测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实验教学活动对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多模态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能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讲话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更多
关键词:多模态; 听力教学; 听说能力;
- 李思萦、高原,2016,移动技术辅助外语教学对英语词汇习得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外语界》(4):73-81。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
本研究以4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为对象,通过测试考察了移动技术辅助外语教学(MALL)与多模态结合对学习者词汇习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根据即时测试,MALL相比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CALL)在多模态承载效果方面未呈现优势;(2)根据延时测试,移动技术辅助教学是更有效的多模态承载手段;(3)MALL组成绩持续上升,而CALL组成绩持续下降,其中移动技术与多模态结合对词汇记忆的保持效果最好。
关键词:移动技术辅助外语教学;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词汇习得;多模态
- 李雪、王景惠,2015,多模态驱动的研究生英语学术语篇建构[J],《外语电化教学》(5):63-67。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
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中国高校单一的外语教学模式,外语教学呈现多模态发展趋势。理工科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改革表明,多模态的研究生英语学术语篇建构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外语学习的交互特点。研究生在建构学术语篇时,需要选择、整合恰当的多模态资源,有效实现从概念意义到人际意义的深化,减少学术失语,增强学术话语权,循序渐进地实现从外语知识建构向外语能力培养的转变,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学术交流能力。
关键词:多模态;研究生;英语学术语篇
- 朱晓敏,2016,西方视听翻译研究新进展——《视听翻译:理论、方法与研究问题》介评[J],《外语研究》(1):109-111。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
正Luis Perez-Gonzalez Audiovisual Translation:Theories,Methods and Issu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4.0.引言2009年由Mona Baker教授和Gabriela Saldanha博士主编的《劳特利奇翻译研究百科全书》第二版(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2nd
关键词:利奇,介评,翻译学研究,多模态,翻译研究者,翻译领域,中介者,传播模式,概念研究,媒体市场
- 黄立鹤,2015,语料库4.0:多模态语料库建设及其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38(3):1-7。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
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及相应研究已成为语料库语言学的新起之秀,堪称语料库的4.0版。多模态语料库既符合一般语料库建设的整体规律,也具有自身的显著特征。它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能够拓展语言学研究范畴、发现新的规律,并上升至多模态语料库语言学的高度。本文在介绍现场即席话语、多模态语料库、多模态语料库语言学及其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对现场即席话语多模态语料库的语料采集、转写、切分、标注以及建库等若干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尚存问题,展望基于多模态语料库开展的相关研究。 更多
关键词:多模态; 语料库; 语料库语言学; 现场即席话语;
- 黄立鹤,2015,语料库4.0:多模态语料库建设及其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38(3):1-7。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
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及相应研究已成为语料库语言学的新起之秀,堪称语料库的4.0版。多模态语料库既符合一般语料库建设的整体规律,也具有自身的显著特征。它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能够拓展语言学研究范畴、发现新的规律,并上升至多模态语料库语言学的高度。本文在介绍现场即席话语、多模态语料库、多模态语料库语言学及其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对现场即席话语多模态语料库的语料采集、转写、切分、标注以及建库等若干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尚存问题,展望基于多模态语料库开展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多模态; 语料库; 语料库语言学; 现场即席话语;
- 梁晓晖,2015,英语写作思维的认知型多模态培养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01):43-49。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近年来多媒体、多模态外语教学得以快速发展。但现有研究更多关注包括师生等各参与成分在内的互动形式以及教学程序上的模式设计,而针对课程内容本身特点或就具体内容的内在逻辑进行多模态设计的尚不多见。本文将写作思维界定为贯穿写作过程的三个层次——宏观层次思维、次宏观层次思维、微观层次思维,并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出发,借助多模态手段,为各写作思维层次的培养设计了具体教学模式。
关键词:英语写作, 思维培养, 认知语言学, 多模态
- ,2013,2013年《外语研究》总目录[J],《外语研究》(06):109-111。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正>~~
关键词:外语研究, 多模态, 外语能力, 话语分析, 自主学习研究, 口译人才, 多元智能理论, 心理语境, 话语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
- 申丹,2013,《语言与文体》评介[J],《外语研究》(06):104-108。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正>Dan McIntyre&Beatrix Busse.Language and Style:In Honour of Mick Short.Hampshire and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0.《语言与文体》是文体学力作,北京大学出版社近期将引进此书。此书有两个目的:一是展示文体学的新发展并示范如何进行文体学分析;二是向国际著名文体学家Mick Short表示敬意,感谢他长期以来为文体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
关键词:文体学, 文本世界, 言语活动,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兰卡斯特大学, 象似性, Style, 小说文体, 认知隐喻理论, 多模态,
- 杨金才,2014,从研究范式看美国文学研究的界面性[J],《外国语文》(01):4-5。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正>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文学研究内部出现了对传统经典的挑战,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原先壁垒分明的界限已被打破,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有些起初比较边缘的文学作品正逐步走向经典化,具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和思想深刻、观点独特的文学理论流派也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文学传统。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种族批评和文化研究多模态等大大深化了文学研究,随后出现的跨国界研究又滋生了不同研究视角和方法,使美国文学研究的范式日趋丰富,呈多元化态势。总体的研究范式可以概括如下:一、聚焦作家研究,拓宽超越国界的批评视野。这是美
关键词:文学传统, 后殖民主义, 新历史主义, 批评视野, 艺术生命力, 文学理论, 经典化, 多元文化, 文学作品, 多模态,
- 陈树坤,2014,符号重构视角下的图像复合体功能分析——以英语沙龙杂志为例[J],《外国语文》(01):83-87。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图像复合体(Image Complex)指两张或者两张以上的图片被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构型这种符号现象。图像复合体的运用是杂志这种媒体的重要特征。符号重构(resemioticisation)指一种符号的意义由另一种符号重新表达。在符号重构视角下,一方面,某些主题或者概念可以被解构为几个语境要素,以多张图片的形式组合重构。另一方面,图像复合体通过尺寸大小、阅读路径、排版布局形成的信息价值、凸显度以及框架等手段符号重构文字的语篇意义、概念意义和评价意义。
关键词:符号重构, 图像复合体, 多模态
- 赵秀凤,2013,多模态认知诗学研究——认知诗学研究的新进展[J],《外国语文》(06):43-51。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多模态文学在数字技术革命和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助推下异军突起,重塑着当下的文学实践和交流图景。以Alison Gibbons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从读者认知体验的角度,探究多模态表征与读者认知加工之间的关系,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多模态认知诗学研究。在引介Gibbons的开山之作《多模态,认知和实验文学》(2012)的基础上,把多模态认知诗学研究置于更宽宏的跨学科和后现代文化思潮视域中,梳理多模态认知诗学的发展脉络,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刚刚萌芽的多模态认知诗学研究提供一个思想框架和理论视野。
关键词:多模态, 认知诗学, 后现代思潮
- 李春光,2013,网络多模态学习环境理论在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05):71-75。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本文以学习环境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学习理论以及多模态化教学理论为依据,在分析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依托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设计新的多模态化的教学模式,利用统计分析,定性及定量研究方法,对音体美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实践研究。实践结果表明,新的学习环境以及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基于网络的多模态学习环境为深化音体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多模态, 学习环境, 音体美专业, 大学英语教学
- 胡永近、张德禄,2013,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多模态功能的实验研究[J],《外语界》(05):20-25。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本文通过小样本实验研究,调查了多媒体环境下听力教学中不同模态及其组合方式对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理解的影响作用。实验检验4组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对一段VOA视频新闻的听力理解能力。视频新闻分别以不同模态组合方式播放给4组学生,学生听后根据听力笔记写出英语概要。实验结果表明,合理利用多模态组合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视觉信息只要和听觉信息相对应,便能发挥积极的促进理解作用;英语字幕比汉语字幕更有利于学生的听力理解,因为后者会引起更多的词汇干扰。
关键词:多模态, 听力理解, 实证研究, 视频, 字幕
- 魏涛、朱天祥,2013,多模态双语复合型教学模式探索[J],《外国语文》(s1):177-179。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本文介绍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师探索的多模态双语复合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能在短期内迅速对国际关系学院的英语专业和国际关系专业教师和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促进英语语言和国际政治学科的双语一体化。虽然该模式在教改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关键词:双语教学, 多模态, 复合型, 教学模式
- 赵颖,2013,社会行为的多模态再现──以浦东、滨海英文网站语篇为例[J],《外国语文》(1):80-85。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及物性理论和视觉符号理论对多模态宣传语篇中社会行为的再现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社会行为作为过程在宣传语篇的各种模态中均有体现。然而,由于各个过程的功能所限,在我国宣传语篇中客观地再现社会行为的手段仍以物质过程为最;心理过程被较好地借用来再现说话者对开发区建设的心理预期;言语过程被巧妙地利用,通过权力机构或重要领导人之口增强语篇的效度和信度。如果说文字再现了开发区建设事实的语义内容,那么语篇中的图像与之配合,又把开发区建设的主题意义和党中央的经济建设的理念表达出来。
关键词:宣传语篇, 行为再现, 多模态, 过程, 及物性
- 宋庆伟,2013,多模态化与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2):55-59。
[ 详情
摘要
关键词
收藏
取消收藏
]
摘要:"新伦敦小组"提出的多元读写能力概念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极大地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诸方面。文章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多元读写能力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前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后者,是一种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特点、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多模态, 多元读写能力, 传统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