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忠实的迷与思

发布时间:2019-09-09 16:08浏览数:2756评论数:0 收藏

本期热点聚焦关注“翻译忠实的迷与思”,探讨翻译的忠实观。

周领顺  教授 专家简介

“忠实”层次化,是走出“忠实”迷雾的有效途径之一

 

“忠实”是什么?刘云虹和许钧(2014:12)质疑道,“‘忠实’到底是什么? 或者,当人们在谈论翻译的忠实性时,翻译到底应该忠实的是原文的什么? 是文字忠实、意义忠实、审美忠实、效果忠实抑或其他?”朱志瑜(2009:6)对比后分析道,“中国传统学者一般只说‘翻译以忠实为标准’,但忠实是什么、翻译具体要在哪些方面忠实(形式、内容、功能、作者意图、效果等等),却没有一定的说法(各时期有不同的重点),但是基本上是以‘内容’忠实为主,就是不顾形式(这一点与西方正相反,西方faithful translation几乎就是形式上或句子结构上的忠实)。”质疑诸如此类,说明“忠实”迄今没有一个一致的答案,不能不说是对翻译学的揶揄。“忠实”向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需要不断结合新旧事实进行新的梳理,这既是出于沟通义理和发掘规律的需要,也是出于翻译研究需要尽可能严谨的必需。

“忠实”虽然没有一个一致的定义,但并非没有一个默认的内核,这个内核便是原文,这是翻译需要一个母本存在的性质所决定的,也和“翻译”原型的定义相一致。所以,当有人称赞葛浩文的翻译为creative translation(创造性翻译)时,他却听着“刺耳。“褒词”之所以变成了“贬语”,是因为“创造”意味着无中生有和对原文的偏离乃至背叛,既有违“忠实”原则,也有违一名译者的基本伦理。

对“忠实”最新的讨论,是冯全功发表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的《翻译忠实观:争议与反思》一文,主要观点我是赞同的。文章也引用了我的看法,缪赞有加,在此仅以层次化分析的眼光对这一古老的问题重新加以审视。

第一,文本到人本层次:

(1)文本类型的制约。

(2)人本因素的考量。

分析:文本经典化程度从高到低大体可排列为:考古类>宗教类>科技类>公文类>法律类>哲学类>文化类>文学类>宣传类>娱乐类。经典化程度渐低的过程,也是通俗化程度加强的过程;人本因素如人的目的因素及其相应的行为,这些属于动态可变因素,必须考虑在内。文本和人本相互影响,矛盾而又统一。一般来讲,文本经典化程度越高,译者的行为痕迹就越少。反之,文本通俗化程度越高,译者的行为痕迹就越多。文学翻译谈“忠实”,是因为文学文本属于表达型文本,这是从静态的文本角度看问题的,但因为“文学类”通俗化程度较高,所以译者介入的成分也就较多,对于译者而言,为了求取最佳的语境效果甚至市场效果而部分偏离“忠实”是正常现象,这是从动态的人本角度看问题的。

第二,内部到外部层次:

(1)语言内、翻译内的问题。

(2)语言外、翻译外的问题。

分析:语言内、翻译内的问题如语言转换和意义再现问题,表现的是翻译的客观性;语言外、翻译外的问题如读者需求和市场定位等对翻译产生的影响,表现的是译者的主观性。即使译者本身,也分为内部和外部,如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表现两层。此时,内外因素作用于译者,次之作用于译文,使其释放的译文达到一种认知平衡性,或者说使单维指向原文、本该“忠实”的翻译在内外因素的互相作用下而折中。

第三,静态到动态层次:

(1)静态的翻译伦理与翻译幅度的制约。

(2)动态的语境和外围环境的制约。

分析:从翻译的伦理与翻译的幅度而论,应该忠实于原文,但文学翻译往往又没有那么忠实,这是因为文学翻译是务实的,讲究的是语境效果,和以求真为主的文化翻译不同。译者对于总体上属于娱乐的文学也有“娱乐”的成分在,差异存在于具体的文类,比如对于以情节取胜的小说,译者可以“连译带改”,但对于以美文行世的散文,译者往往斟词酌句(可比较葛浩文翻译的小说和散文),这是文类各自的典型功能对于译者行为的影响。

译者既是语言人,也是社会人。但当他面对市场时,其社会人的身份和社会性、社会化的程度明显增强,比如他会根据市场的需求而选材,因此出现删改等不“忠实”的行为属于正常现象。但即使删改也分为外部和内部,外部的因素如书过厚成本高影响销量,内部的因素如需要根据读者对象而优化语言的表达等,这些因素和产生的相应行为都会使“忠实”若即若离。

结语:

以上三大层次互相制约、互为渗透。单维的“忠实”主要反映的是语码转换和意义再现等静态意义解读式的翻译,不足以反映作为复杂社会活动的翻译活动的实际,倒不如译者行为批评中“求真”和“务实”对于译者双重属性(语言性和社会性)平衡性的协调,实实在在反映了作为一项复杂社会活动的翻译活动和活动中人的实际,如同冯全功(2019:117)所评价的:“周领顺提出的译者行为批评很大程度上融合并超越了翻译批评的忠实观,具有更强的理论解释力。”

即使原文的意义也分为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而语用意义势必涉及人(比如作者和人物角色等使用者)的因素,这样就使翻译成了译者的目的性、选择性的活动,并最终演绎为人的问题。或者打个比方说,“忠实”问题实际反映了翻译之“法理”与人(译者)之“情理”之间的矛盾,若仅限于单维并作意义解读式地看待“忠实”,难免会终隔一层。因此,层次化分析,必定是走出“忠实”迷雾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冯全功. 翻译忠实观:争议与反思[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3):109-119.

[2] 刘云虹,许钧. 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关于葛浩文的翻译[J]. 外国语,2014(3):6-17.

[3] 朱志瑜. 翻译研究:规定、描写、伦理[J]. 中国翻译,2009(3):5-12.

顶票:0; 踩票:0    

崔启亮  副教授 专家简介

语言服务企业翻译项目管理视角下的应用型翻译的忠实观

 

二十一世纪后,世界范围内以翻译、本地化、内容写作为核心的语言服务行业已经形成并且迅速发展,非文学翻译(也称“应用型翻译”)成为语言服务行业的主流,语言服务企业以翻译项目团队翻译的方式进行翻译,个体译者成为翻译项目团队的一个成员。在这样的翻译环境下,从语言服务企业翻译项目管理视角下,探讨应用型翻译的忠实问题,更能反映翻译忠实的现实性、时代性和发展性。

翻译的忠实是翻译原则之一。无论翻译方式、翻译组织、翻译环境如何变化,翻译的忠实原则都是翻译从业者必须遵守的翻译原则,没有忠实,翻译就成了被任意造型的橡皮泥,翻译就失去了灵魂,或者违反了翻译职业伦理。

提倡翻译的忠实,需要准确定义“忠实”。在语言服务企业翻译项目环境下,如何定义翻译的忠实?从保证项目成功的目标出发,理解客户翻译的目的,翻译在实现客户目的中的作用,翻译的忠实观应该是翻译项目团队遵照客户对翻译的要求,按照客户规定的时间、以客户可以接受的翻译成本、提交客户满意的翻译项目内容。

翻译的文本忠实与服务忠实。在语言服务翻译项目模式下,翻译是一种语言服务,客户满意是评价服务能力的指标。翻译的忠实观具有了多个层次,既有文本层面的表达忠实,也有项目层面的服务忠实。没有文本层面的表达忠实,也就没有项目层面的服务忠实。

坚持翻译的内容忠实与格式忠实。语言服务翻译项目模式下,译者需要根据客户对译文的使用要求、译文终端读者的期望、翻译的题材、原文的风格等内容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文本层面的忠实不是原文到译文的词对词、句对句的直译,而是根据综合要求采用合适的形式进行内容和格式转换。

保持对客户与用户的忠实。语言服务翻译项目模式下,翻译的忠实是实现翻译目的的方式,是为翻译商业目标服务的。当然对于优秀译者,翻译过程中心中不仅要让客户满意,还要让最终读者满意,实现二者都满意就是优秀的翻译忠实。

塑造和提高团队忠实服务能力。语言服务翻译项目模式下,只靠译者的翻译忠实是不够的,翻译是团队分工合作的工作,译者、审校、排版、项目经理都应该忠实遵守客户的翻译要求。在翻译实施流程中,忠实应内化于翻译团队的内心,成为共同遵守的职业素质,才能实现项目层面的忠实。

顶票:0; 踩票:0    

龙明慧  副教授 专家简介

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

 

不管在中国还是西方,传统的翻译理论历来强调将“忠实”作为翻译的基本标准。然而,在当代,“忠实”标准却受到诸多批判,主要原因是完全的“忠实”在现实的翻译中是根本达不到的,因此“忠实”这一标准被认为是不实用、脱离实践的,执著于这些标准只会使翻译研究走入一条“死胡同”。但既然不可能实现,为什么翻译理论家两千多年来都从未放弃过对“忠实”的追求呢?其主要原因在于“忠实”这一翻译标准指向的是翻译超越现实经验的理想之境,是对“翻译之所以为翻译”的一种逻辑规定,具有翻译的本体论意义。

哲学中的本体论是对“所是(者)”“是其所是”的内在理由的追问,亦即揭示事物“是其所是”的学问,因为“是其所是”很好地表达了“是”(在) 赋予“所是”(在者) 以理由从而使其成为可能的关系(何中华,2004)。本体论所研究的“是其所是”内在地和逻辑地蕴含着“是其所能是”和“是其所当是”,只有这样的解析才能充分凸显“是其所是”的全部内涵。而“能是”属自然律,规定着经验存在,“当是”属道德律,决定着人的超验存在(何中华,2004)。

从哲学的本体论我们可以推导出,翻译的本体论就是对“翻译之所以是翻译”的内在理由的研究,这样的研究也应该包括对翻译“是其所能是”和“是其所当是”的解析。翻译的“是其所能是”指的是翻译的经验层面,即实际的翻译行为,而“是其所当是”则是超越经验的,也就是“忠实”这样的理想的翻译标准之指向。缺少了这种“应当之物”,我们就不可能展示翻译的全部内涵。

另外,众所周知,翻译没有彼岸性,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译者只能接近彼岸,却永远不能到达彼岸。翻译永远有可以完善的地方。因此每一次的翻译在经验世界里都是有限的、有所缺陷的。而对人类而言,仅仅生活在经验世界,感知事物的有限性(包括生命的有限性) 、不完善性、人类自身的许多缺憾等,是很难令人满意的。人的理性总是力图超越经验世界,追求形而上的理想,这种追求源于人的本性,即人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体现的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创造性(宋清华,2005)。人类有一种源自生命深处的“形而上学冲动”。由此,并非所有概念都得在可感物那里有一个对接点,也并非所有概念非要与可感物有对接点才有意义、才对人有意义(董世峰,2006)。所以代表翻译“当是”的“忠实”标准和代表翻译“能是”的各种现实翻译之间并不需要一种等同的关系。现实与理想往往会有出入,因此现实中存在大量各种各样“不忠实”的翻译也是完全合理的。但同时,“不忠实”本身也预设了“忠实” 的存在,“不忠实”的翻译必然是以“忠实”的翻译为参照的。正因为“忠实”设定了翻译的常态,才使现实中各种或多或少偏离“忠实”的翻译具有了特别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不管现实的翻译如何多样化,“忠实”永远是翻译的“本”,是翻译得以区别、独立于其他范畴的最为典型的依据,始终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董世峰. 传统本体论的基本范式和特征[J ]. 社会科学辑刊, 2006( 1): 34-38.

[2]何中华. 试论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特征[J]. 学习与探索, 2004( 1): 1-7.

[3]宋清华. 纯粹形而上的理想如何可能[J ]. 浙江社会科学, 2005( 4): 101-106.

 

文章主要观点摘自: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顶票:0; 踩票:0    

冯全功  副教授 专家简介

翻译忠实观:争议与反思

 

国内学者对翻译忠实观的主要争议在于:1)忠实观有没有过时,是否需要抛弃,涉及忠实的伦理属性(过时的如王东风、谢天振;坚持的如王理行、曹明伦);2)忠实观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涉及忠实的幅度(胡德香、段红鹰);3)忠实的应然性和实然性,涉及忠实的本质(司显柱、张冬梅);4)忠实于什么的问题,原文的内容还是形式抑或涉及译文读者等人的因素,涉及翻译的层次性(许渊冲、宋学智);5)忠实与叛逆的关系,涉及译文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胡东平、魏娟;黄勤、刘红华);6)忠实的适用范围问题,涉及翻译方向(外译中还是中译外)、翻译体裁(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以及标准尺度(翻译标准还是翻译批评标准)等(吕世生;何瑞清、马会娟)。这些争议为我们深入反思忠实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翻译忠实观。

忠实翻译观已成为国内译者与翻译研究者的集体无意识,甚至到了言翻译必谈忠实的地步。但很多学者对忠实的认识还是模糊的,也引发了不少争议,解构派声称忠实翻译观已经过时,维护派则认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始终是第一标准。本文围绕学界对忠实的争议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主要观点如下:1)忠实在本质上是“应然”的,是理想化的,但也要从事实出发,兼顾其“实然”属性;2)忠实主要指忠实于原文意义,但意义是动态生成的,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要“在交流中让意义再生”;3)忠实主要是针对全译而言的,编译、译写等变译形式并不适合用忠实来指导与评判;4)忠实是有幅度的,整体的忠实并不排斥局部的叛逆,要认识到忠实与叛逆的辩证关系;5)语篇忠实度还受其他很多因素影响,如翻译体裁、翻译方向、传播渠道、跨文化交流的阶段性等;6)翻译个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语篇忠实度,个性较强的译文往往具有较高的独立存在价值,很难用忠实二字进行评价;7)忠实既可作为翻译标准,又可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但翻译批评标准更应该是“多元互补”的,不能简单地拿忠实来衡量一切译作;8)在现代语境下,忠实的概念似乎有点不堪重负,也不妨提出其他翻译与翻译批评的标准,如“诚-信”“求真-务实”等。翻译研究中忠实的概念由来已久,错综复杂、众说纷纭,有必要对其中的争议进行梳理和反思,本文权当是引玉之砖,期望看到更多、更加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曹明伦.论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兼论严复的“信达雅”[J].中国翻译,2006,(6):49-53.

[2]段红鹰.忠实与现实的矛盾——论翻译的忠实性限度[J].中国外语,2008,(4):95-99.

[3]何瑞清、马会娟.忠实始终是第一标准——评目的法则和《翻译质量保证标准指南》[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3):29-35.

[4]胡德香.也谈“竞赛论”和“忠实论”[J].外语教学,2001,(5):28-31.

[5]胡东平、魏娟.翻译“创造性叛逆”:一种深度忠实[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2-86.

[6]黄勤、刘红华.“忠实性叛逆”:沙博理之文学翻译观[J].外国语文,2016,(4):111-115.

[7]吕世生.中国“走出去”翻译的困境与忠实概念的历史局限性[J].外语教学,2017,(5):86-91.

[8]宋学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兼评“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6):49-53.

[9]司显柱.译作一定要忠实原作吗?——翻译本质的再认识[J].上海科技翻译,2002,(4):44-46.

[10]王东风.解构“忠实”一一翻译神话的终结[J].中国翻译,2004,(6):3-9.

[11]王理行.忠实是文学翻译的目标和标准——谈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批评[J].外国文学,2003,(2):99-104.

[12]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3):2-6.

[13]张冬梅.“忠实”命题的元伦理学审视[J].湖南社会科学,2015,(2):32-36.

 

文章观点选自:冯全功,《翻译忠实观:争议与反思》,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顶票:0; 踩票:0    

发表您的观点 共有0人发表了0条评论及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