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指导 >  论文写作

欢迎参加第62期“我来读文献”活动

本期活动关注学科领域:文学研究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大家好!“民族”是文学阅读不可回避的一个核心关键词。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学阅读、翻译、研究及写作与民族主题联系密切;在当下的语境中,这一概念显得更为重要。关于该词,一百多年前,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如此写道:“民族就是居住在同一地点的同一人群”(A nation is the same people living in the same place)。这一定义简单明了,似乎一语道破天机。文学中的人物书写与地理景观仿佛也印证了这一点:某一民族文学中的人物多是具有相似文化背景、居于相似社会环境中的人——尽管在微观的层面上大相径庭,但是一旦超离具体的人物、地点,则不免大同小异。对此,诗人奥登一语中的:“丁尼生笔下的林肯郡或哈代笔下的多塞特郡”都能让英国人有家的感觉。不过,虽然乔伊斯的定义言简意赅,却有许多语焉不详之处,又与历史事实方枘圆凿。如若现实中的民族界分真的这般清晰,历史中人们又的确遵循这一民族“生成”的规则,那么在不久的未来,民族纷争是否将如霍布斯鲍姆所预言的那般,成为人们回顾的一段历史。
 
事实上,乔伊斯所说的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们朝夕相处,“书同文、车同轨”,形成了文化亲缘关系与历史传统,构成了所谓的“民族”——不论种族、文化、宗教等差异,皆可熔铸成一个民族共同体,这显然是一种理想化、浪漫化的想象。回到《尤利西斯》书中,回应这句话的是民族主义者的一口浓痰。任何对现当代政治有所理解的人都会看到这一界定的局限。无论是在北爱尔兰、巴勒斯坦还是塞尔维亚,在同一地点生活数世纪甚至更久的人群并未因为共享同一栖所而融合为一个和睦相处的民族,却往往因为宗教、语言、血缘、政治等方方面面的原因纷争不断,甚至拔刀相向。“居住在同一地点的同一人群”反而如回音室一般放大了彼此间的怀疑与仇恨,造成了代际相传、无休无止的宿怨。也就是说,这种看似亲密的“共在”没有带来“fusion”,反而带来了“fissure”。这一切自然都反映在历代的文学书写之中:一个作家与其作品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上文所言的“fusion”或“fissure”的产生过程。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探讨如何以民族的视角理解与阐释文学,同时又通过文学理解民族、民族主义等历史、政治问题。本次的文献阅读活动主要关注前三章:引入、分解与经典案例。
 
谢谢大家!
 
孙红卫
点评文献:
孙红卫,2019,《《民族》》[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获取渠道:

亚马逊、当当、京东等图书网站。

本期活动主持人:
孙红卫
南京大学
爱尔兰文学、西方现当代思想

向他提问

点评问题:
1. 在当下欧洲各国右翼“脱欧”的语境中,如何解读卡罗尔·安·达菲的《2014 年9 月》一诗?
点评数:0
2. 与霍布斯鲍姆等人的观点相比,史密斯的观点有何革新之处?
点评数:0
3. 与传统关注族群间的“差异性”不同,雅各比的“相似说”强调了什么?
点评数:0
4. 如何理解詹明信关于“第三世界的文学皆是民族寓言”这一论述?
点评数:0
5. 鲍曼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解有何偏颇之处?
点评数:0
6. 概括德勒兹对于卡夫卡的“小民族”思想的阐发。
点评数:0
7. 简评卡萨诺瓦对德勒兹的回应与批驳。
点评数:0

快速提问